3-5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彥瑜  王琳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何庭仙 : 閱讀心得“ 越南族群分類的反省

     這篇文章在討論越南的族群分類的知識,最新版的越南官方版族群分類標準與人口統計,發現了一個名為“The Chinese Group"的族類,有HoaSán Diù及Ngái三個族群。

     越南的族群分類分為三個層次來討論,第一級的分類,是將幾個不同的族群歸在一類,第二級的分類是指有清楚族名界定的族群,而第三級的分類,則是在族群的內部,因為群體的不同而再進行分類。

以及最近兩次主要人口普查的資料,越南的族群分類表,多半是以人口數編號,以此順序做說明,人口數排名前十名的族群。

     越南的族群分類是綜合性的標準,語言的分類是個重要的次級分類標準。也是值得特別加以重視的問題。語言的分類固然有其專業性,不是可以任意為之,但是分類的標準仍有不同的歧見。

 

閱讀<越南體驗學習初探與文化認同轉變歷程>---蔡昀曄

    在文化認同上,語言和飲食是最常成為外籍配偶的「文化邊界的標誌」。藉此形成群體重大的依據,也是文化認同中最外顯的標誌。我們可以透過食物的研究了解人的行為與文化的意涵。換言之,你認同此群體,你就該遵守群體對食物的規範:何食可吃,何者可禁。食物偏好,存在的原則就是:只有不同味覺的外國人存在下,才會形成認同的標誌。

    涵化的意涵是什麼?早期的定義相當混淆,常以西方文化對土著文化的影響為涵化的意義,是西方文化或文化接觸為文化變遷的原因,英美學者視與西方文化接觸的土著文化繼而產生的改變稱為『涵化』。一九三六年,三位美國學者:RedfieldLintonHerkovits在《美國人類學家》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篇〈涵化研究備忘錄〉,對涵化的定義有如下的說明:「涵化的概念幫助我們瞭解一種現象,那是來自【兩種】不同文化體的個人,在不斷地第一手接觸下,產生了異於其中一方的或兩方團體原來文化模式的【文化】變遷。」就當時學者看來,涵化不僅是一種結果,更重要的是一種持續不斷的互動過程。

    全球化的影響下,各民族的地理和歷史已經構成其文化基因。在這種情況下,民族文化會因外來影響而發生改變或變形,但其文化特性是不會消失的。而這些民族的文化會呈現出新的多重特徵,但仍然可以發現其自身的特徵。

 

 

黃雅寧心得『越南體驗學習初探與文化認同轉變歷程』 

 

外籍配偶在台遭遇家或是藉由結婚斂財等負面新聞,惟徒增外籍配偶台的刻板印象,以以訛傳訛,促使國人帶有色眼光給與標籤化,漸生怨懟並給予平等待遇。越南的外籍配偶開母國進入台灣,一邊背負著「買賣婚姻」的污名外是否有很多的衝突?

【文化差

一、物質面,我覺得最大的差異由飲食與教育

飲食關於越南菜的飲食特色主要是以魚為主軸發展而出,口感以清爽酸甜為特色。

教育從北越的越南配偶的教育還算是落差,大部分是高中畢業。

二、               價值觀 

貧富差距:越南經濟因長戰爭,工業設施、、橋樑均遭嚴重破壞,統一後遭歐美各國經濟抵制,且因內部政策錯誤,造成經濟發展停滯、農業減產、通貨膨脹劇增,致今日的越南仍然貧窮後。

地域衝突:在越南可簡單分為幾個區域:越、中越、南越地區,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同。

三、     認同 

是外籍配偶、亦是越裔台灣人認同程的轉變是在時空交替之際,內心對於該文化的接納程。傳統的族群認同是以血緣和地緣為帶形成的歸屬感形式,共同的生活實踐使他們具有共同的生存益,形成共同的生活習慣、規則和文化。當關於外籍配偶的文化認同既影響到新台灣之子的發展,同時也會對未社會產生鎖效應,因此我們應該保存其母國文化上的特質,台灣文化將會吸收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豐富、優化自己的多重文化構成,同時堅持自己的核心文化特性,保持多元文化生成的自主能和創造活

 


林彥瑜  〈大南澳客家人的族群認同──以朝陽社區兩世代男性為例〉讀後感

 

大南澳地區的客家人有清代移民至此之後代,也有日治時代移民過來的客家人,而大南澳地區附近為閩南社群,所以這地方的人的「認同」為何?是本文作者想要探討的主題。作者先就其研究對象所在的地區及研究方法作說明,對讀者說明他是要如何進行研究。作者以「質化研究」的方式,根據教育程度、出生地、父族、母族、妻族及使用語言來做「認同」方面的分析。作者先以年齡分成「戰前組」及「戰後組」,來探討不同世代男性對於語言、文化傳承上的差異。作者認為,影響認同最主要的部分是文化認同及政治指導,還有記憶本身的影響,會影響到他們對客家身份的認同。

 

看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認為「政策面」對戰後男性客家認同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文章有提到「觀光」和「比賽」會引起他們對客家文化保存的看法。戰前組則是因為時代環境不同,對客家文化及認同態度有所不同。

 

同樣是客家庄,或許是因為地處的環境不同,所以我的故鄉並沒有像大南澳地區一樣有這種「認同」上的區分,我住的客家庄大家都能大聲地說出自己對客家的認同──其實也不用特別地認同,因為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作者如果要分析大南澳地區的客家人對身份的認同,或許還可以加一個「社區地緣影響」作為一個變項,因為如果他要在美濃做同樣的客家認同調查,出來的結果會是很不一樣,影響認同的變因和結果也會大大的不同。

 

 

 

陸佩玲—心得 :  越南族群分類的反省 

 

      從越南的地圖來看,越南與柬埔寨、寮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雲南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而也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猜得到越南一定有不少的少數民族。目前越南有54個民族主體種族是KinhKinh是越南人口最多的族群,又稱為Vit,漢字譯為京族,也稱為越族,是越南主要族群成分的構成,京族獨佔89%,其使用的語言為Tiếng Vit,即現在成為國家語言的越南語。除了越族之外,還有其大族群如下:Tày岱族Thái傣族】、MườngHoa華人】、Khơ-me高棉族】、Nùng儂族】、H’mông苗族】、Dao傜族】、Gia-rai等等。十大族群之外,雖然人數較少,但是有關其族群的具體知識,也是由越南的學者經過實地考察而歸納出來的。

       關於越南的族群分類工作,Charles Keyes特別指出的越南族群分類工作受到蘇聯民族學傳統及中國民族政策的影響,而指陳越南族群分類工作有幾個特色,第一是有個很強烈的國家意識,第二是民族學者產生各族群的科學資料,所以對族群事務有較高的影響力,反而會左右當地族群的自我認同。第三是認為越南的族群分類並無法有效地處理海外越南人的問題,因為移民或者通婚所產生的文化特徵不符會典型特質者,變成無法處理的問題。以越南本地的論述來說,越南的本地論述已經進一步引申了越南由外界學習的知識傳統,根據越南本地的實際情況加以修正,可以說是具有本地知識特色的知識建構。

 

王琳 閱讀心得 ---王輝耀,繽紛海歸---百位海歸談事業與人生 2012/1/11

 

    作者王輝耀在2007年分別出版了「當代中國海歸」及「繽紛海歸」兩本與海歸相關的書籍,前者傾向對政府在海歸相關的政策上獻建言;後者則為百位海歸人士藉由自己成功的經歷,對新海歸或是海待作出在中國發展的建議與激勵。本書以短篇故事呈現,內容涵蓋對新海歸的建言、個人創業甘苦談、個人在中國或海外的創業或學術成就、中國政府對個人的栽培及感恩…,受訪者較少著墨於深刻的生命故事上,但也能從文章脈絡中找尋生命歷程的蛛絲馬跡。

    以下以條列式的方式來記錄本書中耐人尋味的部分。

    曹建明(1)只以訪問學者的身分去比利時進行一年進修,這樣也被收進海歸名單裡,可見海歸的定義時在見仁見智,但較為誇張的是,曹文章裡以「留學」來自稱自己一年的國外經歷。身為中共法官、法院副書記的曹建明在這樣的「留外」經歷下,竟被擺在本書的第一篇,學術為為政治服務的意味濃厚;馮克非(p.42)好像只去美國做生意也被列入海歸,可見中國大陸對於海歸的定義相當的寬鬆。

    曹韵貞(2)很官方的宣傳自己的成就與功績,最後提到自己家庭一點點,說媽媽八十高齡還到美國幫他女兒帶長孫女,讓他很感激。

    常兆華(3)、陳新凱(p.23)、戴為東(p.31)、刁鳳河(p.36)、高燕定(p.54)、韓少云(p.74)、韓徵和(p.76)、洪秀平(p.84/海歸à海待à語言中心)、劉建亞(p.155),為海歸創業成功案例。陳新凱提出回國創業三要點,最重要的是第三點「適應國情」,提出海歸應重新了解國情並最終要融入,對於國家對海歸的一系列政策也要了解才能作準確判定,並了解國內外的市場需求及當地的具體運行規則。除此之外,中國的企業文化、行為習慣、做事方式等都跟海外不同,在中國,已經簽字蓋章的合同,可能也只是參考用罷了;刁鳳河在回國創業前是「海鷗」(每年回國兩次),對國內局勢已有初步了解,對於海歸創業的建議除了靠自身的努力不懈,也要實踐「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從基層做起、做自己熟悉的行業的信念;高燕定則是以訪問學者身分前往美國21年後,回中國創立教育諮詢服務機構;劉建亞回國創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繁瑣的企業註冊和審批程序,要經過七八個部門層層審批,並要求出示計畫生育證明、暫住證等。可見海歸創業成功的也只是少數,據說只有1/3能夠成功。

    陳丹青(4)為藝術家,倡導國外生涯使人更愛國,而海歸不應以祖國為恥。

    陳瑋(p.14)的故事則圍繞則以官方的口吻描述其在中國的野心。

    高志凱(p.58)曾任鄧小平翻譯,之後到耶魯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強調在美國時一直保留中國護照(推論是作者想要強調其忠心的表現),因此畢業後無法像美國人(或其他有拿綠卡的中國人一樣)當法官秘書,只能在律師事務所中擔任律師。此故事彷彿在脈絡中不停強調其對中國「從一而終」的忠心態度,從其資歷來看,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如此強調自身的認同。

    黃伯云(p.95)在1988年返國,當時正當出國潮,因此回國之舉不被理解,甚至被以為是在海外混不下去才回國,一回國又面臨子女教育問題(漢語不好只好另聘漢語補課),但當時博士及博士後的海歸不多,使得他在國內更有競爭力。

    金岩石(p.102)在美國開證劵公司,2000年股市泡沫化後才想要回國,並且感受到中國人在美國永遠都不會成為真正的美國人,因此回國創業,但最讓他開心的是:不會講中文的兩個孩子現在能寫「天上的白雲像大枕頭」這樣的作文了。從對孩子的教育來看,推論金先生在美國經濟泡沫化之前,未想過要回中國,因此在美國時未給孩子華文教育,導致孩子不會講中文,但等到回國後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教育需求,於是乎「在美國長大的孩子能寫出中文」竟成為海歸父母在事業成就之外的驕傲,由此也可看出其海歸父母對國家認同之轉變。

    匡鏡明(p.108)41歲才出國留學,念完博士馬上回國,出國留學期間與母校北京理工大學保持聯繫,家人都留在中國,留在中國的家人生病受傷時,是母校學校領導和同事在醫療與經濟上協助。由此可知在留學期間仍和國內保持密切聯繫,而獎學金可能不夠全家在外生活因此只能隻身前往。

    李世鶴(p.131)是文革後第一批留學生,四年後拿到博士學位想要立刻回國工作時,竟有中國國家教育部的司長找他談話(可見留學生與國內的密切聯繫程度),教育部也提出可以將家屬送出國的方式,希望他在國外多學幾年之後再回國服務,但他沒有接受國家的好意,仍執意回國工作。以上說法表示他非常愛國的態度嗎?所以一完成學業,馬上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國服務?但國家的態度也非常耐人尋味,國家的角色竟是可以直接請官員來說服留學生的生涯規劃,其中應該另有隱情。

    廖曉義(p.145)到美國語讀博士的丈夫相聚,藉由當美國人家中保姆一邊賺錢一邊練習口語,一年後考過托福便辭去保姆工作,並前往學校進修。

    從台灣轉籍中國籍的林毅夫(p.148)也被收錄在此書中。

    在我看的49個案例中,文中直接提到出國方式的比例如下:公費、獎學金或公派赴外留學的有13人、自費或拿海外獎學金留學者7人,以訪問學者身分出國的有2人。很多都是經過文革時代的第一批留學生,依他們的說法是「因為經歷文革所以更珍惜可以念書的機會」。

    光是海歸派的故事就有很多耐人尋味之處,相信海歸基督徒的研究課題必有其發展與研究的潛力。

 

 

 

康進的閱讀心得:「台灣第一代女歌手與外省老兵—從紀錄片<Viva Tonal 跳舞時代>及<山有多高>談起」

  1. 歌手愛愛阿嬤的台語流行曲開始了本紀錄片的序幕,我想,對台灣民國49前的記憶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一定是陌生的,那是一段被刻意忘記的一本書;
  2. 目前日本文化在台灣的無限傳播是不是台灣人對現況不滿的一種投射呢?
  3. 文中提及30年代是個文化多元開放的契機,我有點好奇當時是如何個開放法;
  4. 為什麽妻子懷孕和父親中風會是作者生命的臨界點,不能明白;
  5. 無法在此刻看見「山有多高」,但對文字的字裡行間看來,我沒有期待;
  6. 這是一篇沒有評論的文章,但題目斗大,一點都沒談。

 袁慧敏:跨越族群的藩籬─從機會供給觀點分析台灣的族群通婚

    族群通婚的社會意義在於衡量該社會對族群融合的態度為何,並觀察制度性安排與個人選擇的結果。依照鉅觀的人口結構理論、微觀的人口互動場域理論或第三方的限制等都說明了影響婚配的結果眾。影響族群通婚的因素有年齡、家庭、教育及文化認同等。文章以機會供給的角度分析台灣族群間通婚或內婚的現象,場域、教育與人口結構決定了機會供給的平等與否,隨著時代的轉變,場域逐漸變成男女之間相互締結婚姻關係的重要因素,在公共場域結識的男女背景多樣性提高,通婚的現象也普遍,但性別比例的調整就讓通婚的必要性降低,自由選擇的機會也大增。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原本的社經地位雖沒有絕對的關係,但家庭傳承的歷史記憶卻也扮演一定的影響力,才出現以階層或教育程度高低做為界線。文章以台灣三大族群的婚配狀況做調查,其中因為原住民的婚配狀況較為孤立,並不加以討論,就只將焦點放在閩南人、客家人與外省人三類。以外省人而言,外省人沒有中間階級,因此婚配狀況不可相提並論,高階軍官或文官等知識份子會以同樣來自大陸的女子做為結婚對象,而來台的大陸外省女子也有相同的選擇狀況。但稱為退伍老兵的低階軍人多數只有選擇社會上佔多數閩南人士結婚,機會對他們而言相對來說是少的,但其實符合人口結構論以及人口互動論。閩南人或客家人多數是社會的中間階層,選擇的機會相較外省人大,但是也因漸漸形成的社群範圍,導致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在家庭鄰里或因為第三方的家人因素結識的婚配對象同質性高,不過隨著時改變,自由之風提升自主權即便上述的因素存在,場域多元化佔了重要的關鍵。以機會供給的角度而言,早期的閩南人與客家人較外省人充裕,但現代社會中忽略在金字塔尖端的部份,事實上各族群的機會供給漸趨平等。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