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3-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Wong Kong Chin 12 years, 3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庭仙  素慧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王琳 閱讀心得 ---移民與本土化---中國戰後移民在亞太各國的遭遇 2011/12/12 

 

    針對老師在文章中第八章所提到的「二次移民」部分,提到移民們對於過往不同的居住地,往往會攜帶該居住地的「印記」,但此印記的攜帶似乎是具選擇性的。對某些人來說,馬來西亞的印記是清楚的,即使在美國生活多年,以馬來西亞華人自居的心態仍然強烈。(p.14)不少家庭只在香港停留一小段時期,但是經過香港而移民者以香港人自居,與香港相比,澳門的社會感染力較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社的感染力也不低。同樣的條件下,汶萊的社會感染力較低。(p.14)移民對於印記具有攜帶或摒棄的選擇權,以移民複雜多元的背景來看,對於印記攜帶與否的原因想必亦非簡單的三言兩語可以說明。首先,移民對於印記的態度正面與否,是否與言談對象有關?移民是否會在同時期面對不同的群體而改變自身的印記?如面對香港移民群,則提及自己也是個香港人;面對馬來西亞華人時,則提及自身在馬來西亞居住的經驗。若移民群體對於居住地印記的態度會隨著談話的對象而改變,則我只能試圖釐清這些印記的選擇,是否對於移民在該群體中的地位,具有某些程度的影響或是好處,也就是在不同的群體中自由地轉換認同。第二,移民在選擇居住地時,是否或多或少懷抱著「這裡如果不好,就移民到更好的國家去」的心態,移民在國家之間因為種種的考量而進行國際移動,使得自身對於居住地的印記得以不停的轉換或更新,對於移民在不同國家移動、進行再移民後,是否仍能維持同一個印記,仍聲稱自己是香港人或是馬來西亞華人呢?

    我最近關注的中國海歸派也有相同的問題,各時期的海歸派因為種種因素考量而回國服務,卻也往往不排斥回國後若海外有好的機會,再度飛往海外而脫離海歸派群體的可能性。在錯綜複雜的跨國移民與海歸當中,如何找到一個好的脈絡來論述,是個值得去思想的一個問題。


袁慧敏:移民與本土化-中國戰後移民在亞太各國的遭遇

 

    本篇文章將族群與移民做清楚的分野,以台灣的外省人族群為例,此一族群是從何處來,為何而來,是單一現象亦或是普遍現象,從此角度向上發展才得以一窺全貌,不朝向狹隘的政治他我觀走去。作者將台灣的外省人族群具備的既定印象歸因於台灣的特殊政治環境造成,若將這一群人放在不同國家來討論,那又是不同光景了,換言之,這一群人並非單就存在於台灣社會,這一群人可看成無數群,他們擁有高度相同的迫使他們移出中國的經驗,他們是戰時的中國移民。台灣的外省人族群同質性除了在政治傾向上可能表現的出來(有部分原因是國民黨政府對其實行的生活照顧制度反映出他們對國民黨政府的支持),其餘方面很難歸於一類。那麼稱呼其為台灣的四大族群之一的淵源何在,也許在於移民至台灣後至今時今日的演變結果,本身加上第二代、第三代…包合於台灣社會,為數不少的外省人第二代、第三代已經本土化,移民的外顯色彩漸弱,雖因文化承襲之不同卻因政治傾向上一致性高,而歸類為台灣的獨立族群。跳脫出台灣,戰時的中國移民仍主要移居至東南亞地區,他們自願移出中國卻又是在非自願跟隨的大環境下移出,這一群人數多,且部分構成今日熟知的華人社會,例如香港、澳門等。他們移入後漸成為當地社會人口的一部分甚至在特定地區還成為大宗,隨著時間的演變因本土化程度高的前提下形成當地的族群之一,故文章提到移民經常是新族群的來源。這一群人同屬中國戰時移民,但因移入地不同,與移入地形成必然的連結,進而成為該區的族群之一。

    根據人類學的考證,我們無法斬釘截鐵的稱某一族群為該地的原生族群,因為人類的活動是變化的,既然有戰時的中國移民,過去歷史上也有無法估計的移民次數與過程,況且大多數的移民的本意在於追求基本的生存權利,即使某次的移民過程可能是非自願的情況下產生,但移民的行動最終是尋求對自己發展有利的環境,故移民行為中止的可能性很低,且有高度探討意義的移民群體是跨國境的,因為在跨境的情況下,移民的主體性容易被凸顯出來。文章提到戰時的中國移民產生二次移民的現象,透過所受的社會感染力高低的影響,二次移民者可能表現出強烈的首次移居地的文化特徵或反過頭被二次移居地影響,這也在在的說明當以移民群體為研究對象時,移居地與其之交互作用結果要一併納入討論。承接上述之二次移民現象所引發的一個問題,當移民第一代在某境孕育出第二代及其後(這是站在中國移民第一代的角度)他們的移出可視為二次移民嗎?還是必須將第一代納入其中才能成立。另外,移民第一代與第二代及其後是中國移民的特有說法,亦或各地的移民都抱持著如是的觀念,倘若後者說法成立,是否可解釋為存在於各種跨境移民團體的保持?例如新加坡的小印度或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語區等。

 

 

黃雅寧心得【移民與 1945年以來泰國華人宗親組織的發展】

Chinese Migrants and Evolution of Clan Associations of Ethnic Chinese in Thailand Since 1945

這篇文章以【追溯中國人移居泰國的歷史】來討論泰華的宗親組織,他們如何通過同姓宗親這一傳統觀念為凝聚力建構網絡關系。例如,泰國黃氏宗親總會、泰國鄭氏宗親總會

 

泰華宗親組織的主要活動及其功能  

1   建造同姓宗祠

2   祭祀祖先【Jìsì zǔxiān=บูชาบรรพบุรุษ

3   設立獎助學金制度;向同姓子弟發放獎助學金成為宗親組織開展的重要活動。

4   加強與世界各地宗親組織的聯繫【liánxì=เสริมสร้างความสัมพันธ์

5   其他泰華宗親組織還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如推廣群眾性體育運動、出版刊物等,推動宗親之間的互助互愛,強化宗親之間的文化紐帶,有利於加強人際關係。

 

1945年以來泰華宗親組織發展之原因探析 

(1)         外部現實因素

(2)         泰華僑社變遷:從僑民社會到華人社會二戰後,在整個東南亞地區華人經歷了巨大變化,從僑民社會過渡到華人社會,逐漸歸化為當地多元社會的組成部分

(3)         文化衝擊引起華人意識的警醒和自覺;以來泰政府極力限制華文教育和管制華校,年輕一代華人大多進入泰文學校受教育,泰語成為他們的母語,甚至分不出什麼是華人的、什麼是泰人的。與此同時,西方文化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從思想、觀念、社會結構乃至於日常生活都對泰國華人產生衝擊。總之,戰後華人意識逐漸淡化,族群認同的基礎遭到削弱【xuēruò=อ่อนแอ

(4)         現實需求:互助與重建社會聯繫

(5)         有意識和經驗的人員與物質條件

(6)         海內外宗親組織的激勵效應

。。。。。。。。。。。。。。。。。。。。。。。。。。。。。。。。。。。。。。。。。。。。。。。。。。。。。。。。。。。。。。。。。。。。。。。。。。。。。。。。。

 

何庭仙: 閱讀心得 “移民與1945 年以來泰國華人宗親組織的發展”         

        這篇文章在說泰國華人宗親組織的發展,作者先介紹中國人移居泰國的歷史脈絡,20世紀40 年代, 泰國規定接受新移民每年每個國家不超過200 人,因為大量中國移民來到泰國人數達 167000 人是很多,泰國政府積極爭取外國投資,台灣、香港等地區到泰國經商落戶的人員大量增加, 2004 年在泰的台灣人數約為9600 人。接者就講泰國華人宗親組織的發展狀況,以我來看謂何會有宗親組織應該是因為這些華人要保留中國傳統宗族文化項目如建造大宗祠、舉辦祭祖婚喪事宜等,和滿足對祖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2005 6 月,泰華宗親組

織成立了318 個。宗親組織舉辦的活動既保留了傳統宗族文化的內容,也適應世界潮流的推動,積極謀求與各國宗親組織的跨國聯繫和合作。但世界性宗親

組織結構比較鬆散,主要是為各地宗親提供一個定期交流和溝通的機會。

     在泰國政治上,大部分華人逐漸確立新的認同對象, 把泰國當作自己的祖國和效忠對象,基本上完成國家認同的轉向。加入泰國國籍是這種轉變的重要標誌。泰國國籍法採用出生地主義原則, 出生於泰國的華僑後代自動成為泰國國民,在政治上認同泰國,把泰國當作自己的祖國。在年輕一代華人大多進入泰文學校受教育, 泰語成為他們的母語,思想日趨泰化。

 

閱讀<外籍配偶就業輔導雨協助機制之研究>之心得---蔡昀曄

     近年來政府部門及相關民間團體投入許多經費、人力與社會成本,關注新移民(東南亞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之生活適應等問題,並且推動相關方案進行協助,各相關部會對於外籍配偶之生活適應、子女教養、優生保健、就業服務、人身安全等問題已進行跨部會之研議和規劃整合的措施。

    台灣法律規定只要外籍新娘取得居留證,並找到合法雇主願意提出聘僱,便可合法在台工作。早期有些外籍新娘不知『就業服務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外國人未經雇主申請許可,不可以在台灣境內工作,違者將處新台幣三萬元至十五萬元罰鍰』。很多外籍新娘嫁來台灣,夫家大多是較弱勢的家庭,除了社會地位低,經濟狀況也不佳。所以政府提供工作機會,同時,也規劃給予新移民配偶免費接受職業訓練,及放寬申請工作規定。

     但是在地方政府部門,由於直轄市、縣市政府財務狀況不同,對於外籍配偶所提供的相關協助差異甚大,呈現資源與福利輸送不均衡的現象。隨著社會思潮的改變雨影響,關於外籍配偶關懷措施亦逐年在進行修正。

 

 

陸佩玲—心得 : 族群與臺灣老年人之日常生活障礙與功能限制

       本研究是從階層之間的健康不平等理論觀點出發,利用實際的調查資料檢視在台灣的本省籍及外省籍老人家在日常生活的殘障及功能限制方面的差異。從1971年來看,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速度非常快。老年人口65 歲以上總人口算是百分之三。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在1998 年時,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八。那如果根據人口推估,未來屆時全台總人口的比率更會增加。其實雖然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或心愛的人有長久的生活,但是,目前在台灣,有關老年或老人的研究多半將人口老化視為我們社會的潛在而迫切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公共衛生方面的老人與老年研究,比如: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醫療和照顧,社會如何應付日益龐大的老年給付、醫療、與長期照護支出?或者人口結構轉型,將來誰可以來照顧老人家?這些事情聽起來會覺得很可憐與很同情老人家,因為老人家被認為是社會的負擔,那為甚麼呢?一論述的批評家認為,在現代社會,工作角色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身份與認同,可是國家透過退休的制度化,強制剝奪了個人最重要的身份與角色。所以,是社會造成這種「老人即負擔」的結果。而且,政治經濟理論觀點更強調,不應用一個單一的年齡標準來將所有老人家看成是一個同質的團體。

目前,許多社會學及政治學的研究已指出,在台灣的外省與本省籍老人之間的許多差異是臺灣社會階層化現象與本省與外省族群在國家認同、通婚情形、投票行為、及職業分佈或教育等社經地位指標都有很大的差異,而族群也被視為是台灣社會中階層化現象的一個重要的面向,也是劃分此一世代的老人家的一個重要的社會位置從表格的角度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只有考慮族群一個因素,外省籍老人不管是在「功能限制」、「自我照顧」或是「社會障礙」指標都顯著地優於本省籍的老人家。可是,同時也知道,相對於本省籍老人,外省老人較為年輕,且大部分為男性,而性別與年齡都與我們的依變項高度相關是可以被其他社會結構變項所解釋的。同樣地,就發現「族群」與「教育年數」及「族群」與「是否曾經中風」之間的互動項係數達顯著水準。也就是說,教育的保護作用在本省籍老人較為重要。而相對於曾經中風的外省籍老人,曾經中風的本省籍老人較易出現「功能限制」的情形。

 


林彥瑜  〈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思〉讀後感

 

作者提到目前台灣的東南亞籍「外籍配偶」數目已遠遠地超出陸籍配偶的數字,而作者寫出這篇文章,是希望台灣未來的教育能讓這些外配及其子女之「母語」及「鄉土教育」與「認同」不會被「漢人社會」同化,這樣才能使台灣社會真正地多元化。

 

所以作者從「族裔間的衝突」、「分歧族裔聚落間落差」及「行別、族裔與傳宗接代」三個可能發生的故事情節,來思考要如何透過教育、政府和民間團體來做出可行的多元文化社會策略。

 

作者首先提到在性別上,外配就受到歧視的部分,他認為台灣接受「洋女婿」而不善待「東南亞外配」。這也是一般人常有的印象,認為台灣人對東南亞籍的外配都不友善。看到這裡,我要提出異議:洋女婿並不一定在台灣吃的開。因為台灣社會有一部分的人認為那些歐美的白人男性,他們與台灣女性交往就是為了要與台灣女子發生性關係,也常認為那些白人男性「玩玩就走」,也對那些與白人男性交往的女性貼上「哈洋X」、「X麻」的標籤。所以我認為這是台灣社會並沒有完全地接受外籍配偶(無論男女)情況,非只單針對女性外籍配偶。

 

再來是說到關於母語教育上的問題。我個人是認為,這個問題有些無解,因為雖然這些新台灣之子的母親他們說的語言為東南亞地區語言,但是他們的父親、長輩使用的是台灣地區的語言,如果讓他們學了「媽媽的話」,使他們無法與親友們有共同的語言、溝通,這到底是好還是壞?此外,如果說這些外配的小孩如果數量不夠多到開班,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支持,那他們也無法學會「媽媽的話」,那還不如不要學,只會增加學生負擔。如果有辦法製造出那種語言環境支持教學,則可試試看。

 

但是對於認同方面,我是很贊成的,希望在教育上能「正確」且「客觀」地「正面介紹」這些外配加入台灣社會的原因,和說明這些小孩的立場和地位,讓這些新台灣之子能正確地認知自己和媽媽的地位,正面的看待自己的身份,而雙親為台灣籍的學生也能理解這些新台灣之子的立場,達成真正的平等相處。只有真正的理解與和平相處,才能真正地解決文中說的問題,也才不會出現文中假設案例的場景出現。

 

 

康進的閱讀心得:「台灣社會多元價值之建構—從矮黑人和阿妹事件談起」

  1. 作者的主題--「從矮黑人和阿妹事件談起」引起了我的興趣,是一定程度反應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的看法嗎?我想--不言而喻;
  2. 作者的省思:「台灣是不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具不具備多元價值與胸襟」,顯然,原住民族一點聲音也聽不見;
  3. 作者細數了原住民族所經歷的「文化改造運動」:荷西時代的基督化、明清時期的歸化、日本的皇民化、光復後的平地化,這種種的「改造」使原住民族面臨存續、滅族的危機;
  4. 更重要的是,作者認為80年代的本土運動間接喚起了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開始了正名、還我土地等運動,後來也看見了立法院的種種修法,這看似進步,但事實上反是該警愓的時刻;
  5. 作者引述了孫大川的論述認為原住民族的未來令人擔憂,作者同意,我也有此看法,漢族真的是比較自我的,漠視其他族裔的存在;
  6. 作者認為陳水扁時代對原住民族相對尊重,但善意與誠意都在優勢政經團體的壓力下化為烏有,我想現今的馬政府對他們的聲音更是無法上達了;
  7. 作者在結語中有了一段感慨:「讓一個弱勢文化消失於自稱維護多元價值的社會之中,將是一個諷刺」、「談自主體系的建構,無非只是找到一方足以生存廷續的應有空間罷了,我們盼望大社會不至於那麽吝惜」,老實說,這樣的聲音在台灣漢族社會是沒人理會的!

 


 

楊聰榮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上課筆記 : 素惠、庭仙

本週主題:隱性族群和顯性族群

  • 現代社會不在強調這個 Mark 區別的差異。
  • 在很多社會有不同的 physical。語言也做為一種特色。
  • 男性的傳統服裝比女性丟得快,尤其是華人的男性,在現代幾乎是找不到有人穿傳統服裝了。亞洲有一個趨勢:穿西裝打領帶似乎成了一個表示接受西方的顯性。
  • 族群研究盡量避免使用「種族」這個名稱。以「族群」來稱呼是比較好的。
  • 過去使用「有色人種」,這樣的用法含有歧視性的隱喻,盡量不要用。
  • 比如在馬來西亞:在其境內的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還是會分得出來,但是在某些狀況之下,雖然不同的民族但還是會想要忽視自己眼睛所見而要成為主流的人士。
  • 其他族群用地區來界定,可是客家人用語言來界定。
  • 從不同的社會觀點來看,同一種語言會有許多種的稱名。語言就成為一個特色。尤其是客家人,因為它分佈的族群較廣泛,所以,各省份的客家人就以會說「客家語」為同一族群的認同。
  • 這些屬於各族群自己的特殊成分,各族群會因某些因素而去強化或弱化它,也就成為「顯性」與「隱性」。
  • 比利時近年來在無中央政府空轉了五百多天,主要就是因為語言的問題。當地有荷語、法語、及布魯塞的雙語區,這三大區域。結果造成語言族群之間的緊張爭奪。荷語族群擔心若不堅持說荷語,則自己的權利會被法語消滅掉,因此亦在強調且訴之某些法律途徑以求自保。加拿大的魁北克也是一樣因語言而產生突顯語言的區域與群體。
  • 有一種情況是,實際上是有差異,但是卻極力要求表現自己是隱性族群,沒有差別。像印尼的華人,因為要避免族群的衝突所導致的。假如有一群人將自己的族群亦是刻意掩蓋,所以他本身還是有其隱性的特性,所以才需要「刻意」隱藏,這足以證明他本身的族群認同還是存在。
  • 什麼時候的狀況會特別強調說你是什麼人。
  • 看影片討論從流離到安身
  • 族群在國家是一個很敏感的。
  • 澃村的概見。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