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3-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袁慧敏 12 years, 3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佩玲  康進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林彥瑜  〈我愛單眼皮〉讀後感

 

馬來西亞三大民族為「馬來族」、「華族」、「印度族」所組成,雖在同一個國家,雖然有「一個馬來西亞」的口號,但是在馬來西亞國內,這三族在生活上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例如看電影這件事。本文作者就說「馬來人一般看本地製馬來電影(即全片以馬來文為媒介語的電影)和好萊塢電影;華人看港片和好萊塢電影;印度人則以觀看寶萊塢電影居多。」簡單一句話,就可以做為三族生活有不同處的代表。

 

在這樣的情況下,探討馬來西亞種族問題的電影就顯得話題敏感又有趣。〈我愛單眼皮〉一文就是要介紹馬來西亞知名電影及廣告導演雅絲敏·阿莫執導的電影。雖然本文主要在談的是「我愛單眼皮」這部電影,但本文作者還是有提到雅絲敏·阿莫的另一部電影”Talentime”(中譯:戀戀茉莉香,2009)這兩部片子都是討論馬來西亞不同族群間的愛情故事──我想會用「愛情」都成是電影的主題,或許是因為用這種題材來展示「族群」問題,比較不會有太大的敏感性爭議問題。而本文〈我愛單眼皮〉本文即試圖分析雅絲敏在「我愛單眼皮」和「戀戀茉莉香」中對於異族戀的詮釋與建構,並試著探究電影中的異族戀是否反映出現實狀況,另將檢視異族戀所受阻力,並試圖釐清愛與包容能否跨越膚色、宗教、文化、語言等界線。

 

這篇文章要探討的問題有四個:

1)雅絲敏在電影中對異族戀進行的詮釋與建構

2)電影中的異族戀如何呈現現實生活的情況,進而促進族群團結與和諧

3)異族戀的阻力

4)愛與包容能否跨越種族歧異?

 

作者亦以「多元社會」、「族群認同」、「族群界線」及「混合社會互動模式」及「異族戀」為分析的角度去看雅絲敏·阿莫的電影。

 

接著作者就以電影文本開始分析。首先就人物的族裔、背景、權力階級去交叉分析,再來作者也提到「巫女發展異族戀較巫男問題大」──其實我覺得這不只是在巫族,很多族裔中都會有這問題,我最近在看一個討論平台上的爭論事件就有這種感想。

 

再來作者就文本分析了異族戀的過程和阻力。在這邊作者就為讀者介紹了「一個馬來西亞」口號底下的馬來西亞,其實各族裔間的資源並不是那麼的平等,巫族比其他兩族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及權力。再來除了族裔外,作者也就電影,分析了宗教會成為異族戀阻力的原因──伊斯蘭教的教義真的與華族差很多,所以這文化衝突應該是很大很大的。

除了上述的差異,刻板印象及語言,都會是影響異族戀的原因。

 

最後作者認為這兩部電影都是以巫族女性為主角觀點去探討,可能是導演雅絲敏‧阿莫對於己身看法的投射,用電影來探討馬來西亞族裔間的問題,會在生活哪些方面出現問題,是否這些問題能用「愛」來化解。作者認為,光靠「愛」還是不夠的,要有一個可以接受的「社會」,才能真的讓族裔好好相處。

 

看到這裡,讓我不禁想到最近在觀看的紛爭的事。在台灣似乎異族、異國的相戀相識常都會被冠以「特別」的眼光,而且女性的處境又特別困難。像女生如果交往的另一半為歐美籍,就會被一些人貼上「破X」、「哈洋X」的標籤,還會被罵說「都是你們這些XX,去夜店看到白人就貼上去,才會被人說”Taiwanese girl is easy.  ”」,甚至會有「你爸媽知道你貼外國人嗎?」這種言論產生。如果是女性嫁給東南亞地區人士,或是遠嫁中東者,會被說「你幹麼嫁給泰勞」(這位女士嫁的是泰國華人,先生也是外國名校高學歷高收入,家裡經濟狀況良好)。在爭吵時也會發生各種奇怪的謬論出現。

 

所以我也讚同,如果社會普遍沒有「族裔平等」的概念的話,再多的「愛」或「戀愛」,在交往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族裔問題的。

 

由於寫這篇時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如果有機會看完電影,再回來看這篇文章,或許會有更多的感想。

 

 


袁慧敏:研究報告〈一〉

 

在台灣的廣東人-以粵語使用群體為例

 

研究動機

談到台灣的族群分類,就政治意涵上可分為五大族群: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新移民,而就族群的源流來分,除了經學者考證四百年前就已住在台灣島及附近島嶼上的原住民族群外,其餘後者多自四百年前至今陸續來自中國福建、廣東沿海地區,以及西元1949年前後包含福建及廣東二地以外的其他省份,另外,自1980年代起的全世界等遷入台灣。單以原鄉地來看,台灣的遷入者廣佈,方言使用理應各異,但以目前的使用狀況而言,則是以閩南話為大宗,客家話居次,其餘的幾乎在社會上比例低。進一步來看,人口上以福建、廣東地區移入的占多數,而廣東地區所使用的方言以客家話、廣州話或潮州話比例高,但台灣社會似乎較少出現操廣州話或潮州話的人士,以廣州話為例,自中國本土遷出,除了台灣以外的中國移民人口上,操廣州話的群體多半是自我意識強烈,在保存文化上有能力,社會印象鮮明。但在台灣卻不曾出現操廣州話的群體活躍於社會中,這除了就移民遷入的原鄉歷史考證外,造成現今台灣方言使用的個別因素也值得探究。

參考文獻:按學群分類

社會語言:

1.陳原,《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台灣商務,2001

2.〈由社會語言看台灣方言

族群語言:

〈方言族群語言認同與大眾媒介使用之關聯性研究〉

語言政策:

〈戰後台灣的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

語言使用:

〈台灣語言使用多元初探〉

〈台灣地區語言態度、語言使用及認同之調查研究〉

〈語言政治與政策〉

〈台灣公共場所語言使用調查〉

〈港人廣東語及普通話態度的

同鄉會:

〈政治性移民之互助組織〉

外省: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

粵語:

〈台灣語言源流〉

〈廣州方言研究〉

廣東:

〈明遺民的群體身分認同與群體聚合〉

〈清初遷海對於廣東社會經濟的影響〉

〈廣東省的漢語方言〉

〈廣東方言概要〉

〈台灣方言之旅〉

〈清末廣東的政治變遷之研究1861-1911

〈清末廣東團練之研究1796-1874

 

題目更動說明:原題為「外省族群的語言傳承-以廣東同鄉會為例」但透過資料內容研讀後發現,若以研究粵語使用為討論核心,則必須對在台灣的廣東人作一番了解,透過歷史上的考證來辨別先後移入台灣的順序,故無法侷限在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族群上,因將之擴張以在台灣的廣東人為對象並將重點放在操粵語為方言的廣東移民。

 

 

陸佩玲──閱讀心得:台灣人如何成為澳洲人?跨界認同的傳播互動探究 

 

        本文探討布里斯本澳籍台裔族群認同之越界如何可能,探討他們如何在傳播互動的情境中,越界建構認同所從出的想像共同體,認同的流動過程究竟為何?,最終提出「想像共同體」是透過傳播互動中社群成員認為重要、可區辨不同族群的「重要象徵符號」實踐形成之邊界所構成。 

        從2005 年開始台灣人移民到澳洲到今已經有了三代:第一代移民、1.5 移民與第二代移民。從澳洲台灣移民社區的田野調中來看,發現不少第一代移民不會,或是1.5 代移民之中,也有因為聽不懂澳洲年輕人間的俚語而無法有效地與澳洲朋友生互動,因而只好退縮至同樣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亞洲人或和自己同樣母語者在一起,顯見跨文化溝通能力在移民建構跨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是個重要的傳播互動影響因素,應該在跨文化的情境中納入考量。

        看完個人層次的認同:後天建構的宗主國情感的部分,就發現台灣人移民到澳洲之後,就希望澳洲人能接受他們也是一個澳洲人,雖然在澳洲的台裔小孩子的想法有點混亂,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國人?可是他們都會被自己的父母或著環境鼓勵他們和讓他們接受這樣的生活,因此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澳洲人。但如果仔細看他的對話採訪,就會發現他們覺得自己跟台灣本地人不一樣,但是也那麼澳洲,而澳洲人不一樣,因為澳洲人不會把台裔當成澳洲人,那如果他們回台灣,也會覺得自己不是台灣人,因為台灣人把台裔當成ABC,所以那他們到底什麼?應該是澳洲人也是台灣人嗎?

 


 

王琳 閱讀心得 --- Fenggang Yang, Chinese Christian in America 2011/12/05 

   

    華人基督教在美國的歷史,幾乎跟華人移民史一樣久,早期的華人教會皆接受美國各差會的支持。第一間華人教會在長老派的醫療傳教士William Speer協助下,成立1853年的舊金山,此華人教會曾在中國帶領四名中國人施洗,並為中英粵三語教會。在此後,其他宗派的教會也開始致力於中國勞工的傳教事務上。至於天主教,因為天主教參與了反華運動,因此此時期的天主教在傳教事務上難與華人產生共鳴。

美國最初的華人教會皆由白人教會所支持,獨立出華人教會的原因竟是因為華人在白人教會難以建立起美國認同,所以往往會在美國教會的支持下,分支另設華人教會來聚會。在那裡,華人反而更容易建立起華人對美國的認同(p.129)。探究原因,美國華人希望在美國收到平等待遇,但白人教會中的白人信徒常拒絕接受華人信徒,在得不到平等對待的情況下,華人選擇成立自己的教會,而在這樣的族裔教會裡,他們希望能在信仰上的平等追求上,亦成為一個好的美國人。雖然不是每個白人教會都拒絕接受華人信徒,但華人教會為華人提供一個有組織性的基礎,並且華人信徒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其美國人認同。

 

    同化、族裔、宗教之間的關係:

    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美國各大學出現了許多中國學生查經班,CCC一開始亦是從大學的查經班開始,加上1965年的法案通過,使得許多中國學生得以留在美國,乃有將校園團契進一步轉變為華人教會的需要。

 

    本書選擇的CCC(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Great Washington, D.C.)教會的地位特殊:非宗派華人教會,靠教友本身的奉獻等等即足夠支持所有開銷、沒有社會救助的服務項目(沒有協助失業者就業的服務、沒有英文班,若開設英文班則以聖經為主而非教授實用的英文會話),CCC很少與附近社區互動,卻是專注於世界各地的宣教工作。此教會教友多為中上階級,教友不需要學英文也不需要教會在社會各方面的協助。也因此,楊教授提出了幾個論點來駁斥一般大眾對於華人加入教會是因未能從中獲得利益的看法:(1)加入教會是為了得到教會的幫助嗎?楊教授認為,CCC信徒不需要藉由信仰來獲得工作,相反地,擁有信仰的信徒們,在工作上反而會因此產生風險,因此如果分析華人加入教會是為了得到救助,在此則說不通;(2)加入教會有助成為美國人。楊教授提到,華人若想要成為美國人,應該參加非族裔的教會,而非華人教會的CCC,因此,若分析華人加入教會是因為想要順利成為美國人,在此也無法得到證實;(3)華人參加教會是為了要更像美國人。楊教授認為,若華人希望藉由參加教會而變得更像美國人,則應該要參加主流教會而非參加跨宗派又以跨國傳教為目的的CCC教會。楊教授更提出華人教會與一般華人宗親組織有何不同:(1)華人教會的會眾組織強調會眾關係(fellowship),協助新移民找尋新社會的歸屬感;(2)每週頻繁的聚會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3)教會教導營造了愛與和諧的氣氛,使得新移民得以覓得心靈的平安與身體上的喘息;(4)教會活動與針對青少年的種種活動,為第二代的成長提供了充滿道德觀的環境。

 

    CCC主日崇拜有廣東話華語及英語,華語崇拜較嚴肅、英與崇拜較活潑;也嘗試過台語與越南話,但是後兩者未成功。過去的研究顯示,移民教會為了適應各宗派的等級制度(the denominational hierachy)與生長在美國的下一代的壓力下,常會出現語言適應英文的現象,而CCC亦面臨了同樣的壓力,使用英文的壓力主要來自於下一代的ABC (American-born 或 American-raised Children)。但不同的是,由於CCC的成員組成中,ABC的比例較OBC(overseas-born Chinese)要來的低,1970年以來,ABC在華人教會中一直維持少數的情形。但說英文的ABC的存在,也使得華人教會不可能被孤立在英語世界之外。

 

    CCC有服事八年的白人牧師,白人牧師不僅對華語學習沒興趣,對中華文化亦是興趣缺缺,而CCC主日崇拜有時亦有非華人前來講道。CCC信徒也去參加美國各基督教組織的特會或是訓練活動、使用非華人性質的基督教雜誌,且此雜誌影響頗大,CCC亦在經濟上支持非華人的傳教行動,以及非華人的基督教組織。

 

    華人教會不只是母國的移植現象,更是在美國土地上的新創造。CCC慶祝新年但不舞龍舞獅,也慶祝中秋節等不含宗教色彩的中國傳統節日。CCC拒絕佛教的一切色彩,也拒絕道教,卻對道家哲學心存感激;CCC將儒家文化與基督教的正統做了連結,接受了儒家的道德價值而非神化的儀式。在本書中,教會所扮演的角色並非社會福利機構或宗親會等,此教會不以照顧弱勢教友、向鄰舍傳教為己任,而是以會友與海外的非基督徒為關懷的重點,是一群以信仰為中心而聚集的人們,楊教授對美國的華人教會所遭遇到的各種衝擊,做一詳細且全面的說明與研究,對於想要做美國華人教會的學生來說,此書為一有系統的學術研究入門書籍。

 

何庭仙: 閱讀心得“ 論文題目:台灣人如何成為澳洲人?跨界認同的傳播互動探究"

     這篇文章在跨文化的傳播情境中,移民的族群認同流動,作者,發現不少第一代移民陳述不會說英語,怎麼能說自己是澳洲人?或是1.5 代移民之中,也有因為聽不懂澳洲年輕人間的俚語而無法有效地與澳洲朋友產生互動,只好退縮至同樣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亞洲人或和自己說同樣母語者在一起,顯見跨文化溝通能力在移民建構跨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是個重要的傳播互動影響因素,應該在跨文化的情境中納入考量。

     從社會互動、「重要象徵符號」到「跨文化溝通能力」Cooley 認為,個人的自我只有在與其他個人的關係中才能被感覺到,而「社會自我」的發展包括三個面向,對別人眼中我們形象的想像、對別人對這一形象判斷的想像、以及某種自我感受。

     Hecht 在分析傳播與認同的關係時,提出可以四個層次(layers, frame)來檢視認同之形成,個人層次、表演層次、關係層次、社區層次。這四個層次並非各自獨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彼此滲透的,有時候層次間會相配合,有時候則會互相矛盾。

     舉例說 :個人層次的認同 : 我從小就在澳洲,從幼稚園一直到現在都是受澳洲的教育,對台灣我一點都不瞭解,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澳洲人,因為可能我澳洲思想比較多吧!"

     關係層次的認同:我覺得我像澳洲人,應該是我比較會講英文,而且比較會跟澳洲人相處吧!我在學校的時候比較常跟澳洲人在一起,因為台灣他們說的什麼就是他們喜歡說的東西我比較不會懂,因為是台灣,而且我很久沒回台灣,所以我那些東西都不知道,可是澳洲人他們說的像電視上看的東西,那些東西我比較知道。

     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些台裔移民到澳洲國家,他們也是不清楚到底自己應該是台灣人或澳洲人,他們回到台灣時,台灣人把他們 ABC,而在澳洲又被澳洲人當成台裔不是澳洲人。

 

閱讀< 尋找祖靈:ㄧ個原漢混血兒的故事>之心得---蔡昀曄

    回顧臺灣原漢通婚的歷史,外界對於原漢通婚,總是以一種扭曲的眼光看待,對於嫁給漢人的原住民婦女,總給予負面的評價,使得原住民母親除了要承擔一般母親的責任外,還要忍受潛藏若干歧視心態的社會壓力,我們看到有些原漢通婚是以離婚收場,原漢之間儘管有人婚姻美滿,但在生活習慣、口音與文化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儘管現在是開放的社會,還是難逃潛藏的歧視。

    近幾年,快速而多元的社會變遷,造成的結果不僅是原漢通婚的速度加劇,在原住民不同族群間的通婚現象也遽增。曾經看過,撒可努在〈我的妻子是平埔族人〉一文中,敘述他和平埔族妻子對各自文化認同和反省的心路歷程,「和不同族群的愛人相處,自己究竟該保持原樣,還是入境隨俗。尤其是,孩子應歸屬父親的族別,還是母親的族別呢? (亞榮隆.撒可努,1998)。看似簡單的事情,若無相當大的文化容忍度及對自身族群文化的深刻體認,彼此的確是很難從自身文化的囿限中跳離。這是原漢通婚家庭夫妻必會面臨的困境,也是孩子在未來對於認同的難題了!

 

 

康進的閱讀心得:「外籍人士、本土語言與社會機制」

  1. 作者先對外籍人士的層面分成兩個部分來談:短期及長期;
  2. 作者認為該為外籍人士提供所熟的語言為主,我到認為英語即可,各國所用的語言何其多,會到台灣的外籍人士本來就有限;
  3. 對長期居留的外籍人士,作者認為該建立本土語言的教育機制讓他們多理解本土文化,但是外籍人士的數量大到需要建立機制嗎?我想服務對象有必要認清:一、高階人材的生活圏本來就高來高去,自成一格,他們不需政府服務或者說有專人(企業單位本身的責任)為他們服務;二、外籍配偶的生活圏本就和本土居民的生活不可分割,生活中的學習永遠是最快也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4. 學習注音、編寫教材、教師培訓、志工訓練等建議我認為動員如此大規模的結果是:資源浪費、造就一群馬上失業的培訓員、閒置空間大增、一堆沒人看的教材;
  5. 作者應對台灣的外籍人士現況具有一定的認識才來建議可能更有利,不然只會成為假議題,陷入天方夜譚的想像空間。

 袁慧敏:台灣人如何成為澳洲人─跨界認同的傳播互動探究

    認同是靠傳播互動的方式建構而成,傳播互動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象徵的符號,在一個鮮明的符號下,產生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換言之,個人因為某一種特定的信念而將其他持有這個信念的單元集合成一個群體,在此群體內不斷的強化持有的符號。人的移動就形成跨文化狀態出現,但這種跨文化的現象能全然的保存下來且與母國的文化無異,或是與移居國形成混合文化,並建立起對移居國的文化認同。根據文章內容,語言的溝通能力是移居地跨文化認同之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立對移居地的認同時,必須清楚的認知自己的立場,並以有效且適當的語言先區分我群與他群,對移居地的文化認同才得以成立。語言掌握的好壞,高程度的決定了人際之間的交往對象。由象徵符號產生共同的意識,在差異中藉此來界定族裔的邊界是什麼或形成想像的共同體。族裔邊界的形成是自我選擇的結果,傳播的過程就是認同的過程。文章探討的主體是在澳洲的台灣人,討論的主題則是不同代形成澳洲人認同的差異與形成的過程。認同的產生來源很多,個人因素以取得公民身分、在當地出生或成長、語言與思想文化等適應為主,人際關係互動因素以家中長輩、配偶、師友、當地社會與原鄉的疏離等。移民的澳洲認同有內化與外化的過程,根據文章的分析,其實不論哪一個族裔的移民,都面對到同樣的認同轉化過程,象徵符號的表現與族裔邊界的限制在某一個人身上可說是同時並存,相互影響。

 


 

楊聰榮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我的心得:  原漢混血兒的故事

Audra Johnson 的一段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每當別人問到我的背景時,我總是告訴他們我是混的(mixed),即使他們

總是要幫我貼上『黑人』的標籤。我並不因為有一部份黑人血統感到恥辱,

但也不會因為有一部份白人血統感到羞愧……我拒絕為任何人選邊站,

就是我,直到人們決定要改變他們狹隘的觀點去看待世界之前,我只有不

斷的提醒他們了!

這段句話對我來講非常深刻的,又很有意義的,是為什麼,是因為  " 族群"  這句話我們用什麼來限定它的意思呢 ?  那如果我爸爸是廣西,我媽媽是客家那我到底是客家還是廣西人呢 ?   或者我兩邊都是,不管是什麼人,黑人,白人,都是由我們自己主定的,自己認同自己的,我就是我的,我們應該認識自己是什麼人的。那我們用什麼看法來判斷誰是原住民,誰是外省人,誰是台灣人,誰是外籍人, 誰是黑人,誰是白人,我們是用什麼確認誰的,看他們的皮膚嗎,還是看他們的外表,或者聽到他們的聲音 ( 講話 )  就知道了他們是哪裡人了。我們來想想看到底是用什麼來確認的,對我來講的話  不管我的祖先是從哪兒來的。( 我就是我的 )。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