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彥瑜  王琳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林彥瑜  〈「中韓友好條約」簽訂過程中的「韓國華僑問題」(1952-1964)〉讀後心得

 

本篇文章為本校王恩美老師最新的韓國華僑論文,刊登在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三卷第二期(20116)。這篇文章可以提供讀者思考在「同化」或是「融合」過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什麼地位,是否有干涉或是其他角色這個問題。

 

本文首先交待「中韓友好條約」的簽署背景,並值得提出來的,就是簽訂中韓友好條約,其中有部分是中華民國政府想要與韓方協商「韓國華僑」之問題。但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及韓國要建立起自己國家的國族意識,加上當時的李承晚政府在中華民國提案時,拒絕了這項提議。

 

之後中華民國一在地向韓國政府提出該案,但也一再地被拒絕。韓方的理由是「在台韓僑之數量與在韓華僑之數量不等同,訂最惠國條約于韓方不利」,故一直拒絕。

 

作者在文中也特別提到為什麼韓國政府會在這時候「注意」起韓國華僑背景。其原因為戰後華僑在韓經濟實力大起,故戰後初期韓國華僑經濟的成長與韓國社會的疑慮。由於二戰後韓國需要建立「朝鮮人為主體」的國家,經濟掘起的華僑無疑是一大威脅,故韓國媒體大量宣傳、捏造韓國華僑的負面形象。同時韓國政府也訂定了新法,限制華僑的經濟活動,並對華僑的身份進行「區隔」,並藉此打壓韓國華僑之經濟。

在此情況下,如果韓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友好條約,保障了韓國華僑之身份與經濟活動,這會與之前的政策抵觸,並不利韓國國內朝鮮人之處境,故韓方在是否簽訂中韓友好條約之態度一直頗為強硬。

 

最終中韓友好條約仍舊是簽訂了,但是在韓國以「實際利益」為考量,中華民國政府以「政治效果」為考量下,使得條約中並沒有任何有利於華僑之條約。

 

閱讀本文,可以參見「母國」與「居住國」在政策上對於移民者有何影響,以及這些政策是否使移民者融入社會,或是使社會隔離。本文為一個最好的範例。

而本文也証明了「居住國」的政策和態度會影響很多,以韓國為例,韓國為發展其「大韓民國」之思想,以打壓、隔開華僑做為其發展之手段,故韓國華僑與韓國民眾在好長一段時間中,完全無法融合,華僑是「中國人」,韓國人是「韓國人」,誤會和隔閡也深,使得韓國華僑在思想上都「心向祖國」。而「母國」無大力地爭取華僑之地位,使得其在居住國獲得「平等」地位,無法與當地社會融為一體。雖然會在國家認同上比較有優勢,但這對已移居他國的移民者來說,長遠下來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看這篇可以思考很多很多關於「政府」態度與移民者間關係的思考點,希望有機會能討論看看這方面的議題。

 


何庭仙: 閱讀心得  “  、族群與階級觀點談原住民就業困境

 

     這篇文章的重要點是在談社會族群性別以及階級不平等的關係結構持續存在,和原住民在工作職場的困境就持續存在。

 

     作者舉例了兩個故事,都是跟原住民族群性別和階級的社會有關,一個是因為爸爸不識字才簽下買賣契約,巴耐當雛。另一個故事是邱老闆卻扣留了英伸的身份並簽了一二千二百元的借意思就是被老闆騙了。

 

     作者還把原住民的就業現況調查,關於勞動力狀況和就業者的工作情形,了解多數原住民位居社會的底層,面臨的困境遠超過社會的想像。其實,族群、性別與階級不平等是生活在世界上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黃雅寧心得 【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

 

台灣社會究竟是以同化主義?或多元文化主義? 

 

「婚配市場」與「多元文化主義社會」外籍新娘就像是件商品,由仲介業者與買方來決定她的價值.

有關於外籍配偶增加,其所生的新台灣之子(新住民)的增加,這種口結構的改變與新型態的多元族裔家庭似乎已揭露出未來台灣將成為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於是,這些「新興族裔」完全是從東南亞或南半島文化(Indochina)被抽離,從小就被置放在「只有台灣」的情境裡。在學校或社區裡,不能說也不會說母親的東南亞語言,也不可能有機會碰觸到關於東南亞的任何單字或文化,回到家裡,外籍新娘的丈夫公婆也抵制小孩接近,還常常警告外籍新娘不要教他們學東南亞的語言. 關於這些問題台灣該思考一些到底台灣社會是以同化主義?或多元文化主義?

 

因此,認真思考目前同化教育的迷失,並且尊重外籍新娘的母語與母文化,才是台灣社會邁向多元文化發展個重要的起步。基本,多元文化社會是個具備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社會,但如果是這樣究竟要透過教育、行政、民間部門,或者還有其他途徑可以解決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如果要充滿整個台灣社會應該是大家共同來思考這些問題。

 

 

陸佩玲 : 心得-- 從新住民觀點看台灣人的性格

 

        這篇論文是談台灣人集體性格的討論與研究為主題,探討不同學科對於集體性格的討論脈絡,國民性格的研究,集體性格的討論,台灣人性格的單一論述,從移民史看台灣人性格的形成與台灣人性格的新元素。由一元到多元的典範轉移,也應該將多元的人群組合納入考慮,才能符合集體性格隨時流變與日俱進的性質。

        本論文提供了在現階段由印尼文及越南文中對於當代台灣社會,發現印尼嫁到台灣的女子,用 istri orang Taiwan來指,  可以翻成「台灣人妻」或 「台灣人的妻子」「台灣太太」,這些人在台灣以被稱為「外籍新娘」,但是在印尼,卻被視為台灣人(orang Taiwan)。從這角度可以認為在印尼已經接受她們成為台灣人的事實。將這些新住民當成台灣人,而不是將她們當成「外籍」。

      但如果從越南嫁到台灣女子的角度來看,越南學者稱這種現象為「台越通婚」。他們不願使用台灣所用的「外籍新娘」。他們可以接受「台灣越僑」或是「在台越南人」,以表明她們同時具有台灣與越南兩地的淵源。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知道,對待新住民的方式,一方面要將他們納入台灣本地人的涵蓋範圍,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他們原本所具有的文化根源。

目前的條件,雖然新住民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一部分了,在這新的人群互動之間必然產生新的資料與新的元素,這些元素尚未成為文學藝術等精神活動的主題,但是已經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未來這些新元素會進入台灣社會的不同角落


王琳 閱讀心得 ---三叉文化下的美國華人教會

 

簡春安(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美國華人教會的信徒必然帶有三種基本的文化背景:(1)出生成長環境的文化。(2)美國物質主義的背景文化。(3)基督教會的文化。而作者認為美國移民在教會出入適應是否良好,就端看對這三種文化的態度、認知,與應用。

 

    一、在美移民的危機與問題

      (一)移民本身的認同問題:移民本身是中國人、台灣人還是美國人?

      (二)子女的認同危機:許多移民父母希望子女擁有美國文化,但還是維持中國文化的認同,造成家庭中兩代適應危機。

      (三)子女的價值衝突問題:在美國長大的青少年與在中國長大的父母之間,所產生的價值觀衝突。

      (四)家庭會話的問題:子女因家長英文不靈光而引以為恥,週末教會開設的中文學校也使得土生華裔引以為苦。

      (五)政治問題:政治認同會決定教會選擇,也會影響朋友之間的來往。

 

    二、三叉文化中美國華人教會的問題

      (一)忽略土生華裔的問題:1970年代統計土生華人已佔華人人口53%,但土生華人信徒只佔22%。土生華人長大後通常會離開教會,目前這空缺由新移民填補,從數字上看,華僑教會不斷增長,但第二代華裔也不斷消失在美國文化中。

      (二)教會合一問題:(1)背景宗派的不同。(2)教牧間發生競爭的現象。

      (三)牧師背景楚材晉用:用東方方式來牧養信徒,造成問題叢生。

      (四)因城鄉居住變遷而造成教會變遷:因事業發展需要而搬遷,進而另覓其他較近教會聚會。

      (五)政治觀點不同:台灣、香港、中國等地的政治差距(尤其是壁壘分明的華語教會與台語教會),已造成教會困擾。

      (六)語言使用的問題:華語、英語、台語、廣東話?

      (七)大陸移民急遽增加:台灣留美學生減少、大陸留學生或移民成為來教會的華人主體,對教會是個大挑戰。

      (八)台語教會的問題:台語教會產生「青年斷層」的現象。

      (九)移民的就業問題:美國就業文化與華人祖國不同,華人需學習調適。

 

閱讀<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談原住民就業困境 >之心得---蔡昀曄

   長久以來,主流漢人社會視原住民的困境為「原住民的問題」,少有視其為「漢人問題」。性別是社會關係建構的觀點,挑戰我們思考台灣社會所有性別的概念完全依據漢人中產階級女性經驗,已違反不同社會位置女性的主體性。

    雖然,從很多很多的「優惠」措施看來,台灣政府其實對原住民非常地好。包括考試加分、就業加分、保障民額等。從過去的原住民優惠政策到最近「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都非常壯觀!只是,我們好像忽略了「真正使用而受惠的原住民有多少?」實際上,原住民女性還未受惠所謂的就業保障,就已經面臨反向歧視的批評,這樣嚴厲的結論和爭議一再反映存在社會族群、性別、及階級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只要這種社會族群、性別及階級不平等的關係結構持續存在,原住民在工作職場的困境就持續存在。

 

 

 

康進的閱讀心得:「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教育現況及展望—族語總體學習環境之營造」

  1. 這是一篇獨特的寫作方式:全文條列式,結語空白(可能是現場發揮吧)--教授的權力;
  2. 前言作者提到1987年國內解嚴,語言政策鬆綁,為什麽呢?解嚴為何和語言放在一起?如果能引領讀者明白更好;
  3. 我較不能理解把政府在網上公佈(看起來像公務員的工作態度)的政策方針羅列出來,如政策制定、教材編寫、師資培育、相關工作、制定大綱的條列式內容可以當成論文發表;
  4. 更好玩的是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及解決方案看起來也像是學者的事後檢討報告,幾個修正方針,行政單位一般會把這些意見放在書架上,然後一切都沒改變;
  5. 經過了八年光景,原住民族的語言教學仍停在原地,自治法案仍躺在立法院的抽屜可見一般。

 袁慧敏: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認同迷失

    外籍新娘的第二代一定要台灣認同嗎?外籍新娘及其孩子的語言的學習是多元族裔社會要面對的情況之一。台灣社會準備好了嗎?因為台灣社會有多元族裔的現象,讓台灣人民終究要面對人口組成複雜的的事實,而台灣的文化價值觀是否強大到能使多元族裔人民低頭,或是塑造出一個空間讓各種文化在這個社會發展,並吸納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份呢?文章指出,現階段的鄉土語言是以保存心態來教學,教學的目的只是希望本土色彩不要消失,但什麼是本土色彩,所謂新居民的文化是否可納入本土色彩的一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共同分享就十分重要,因為眾多本土文化之間相互交流才有機會激發更多的火花。另外,由所謂的台灣優勢族裔去掌握婚配市場的現象是絕對要打破的,否則多元族裔文化因為受到歧視而終歸於一。文章作者認為外籍與台籍的婚配現象必須是國家移民政策中要公正的

、全盤衡量的一環,婚配不是單只考量男性,女性也有需求,應該讓跨國婚姻的現象正常化,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而多元文化教育事實上應透過統一的學校制度來發展,才能符合公平,並透過多元文化教育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作者提到「真正的文化傳承並非刻意的維護過去的維護與信仰,他本來就是隨著時代在改變,甚至早已經內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旦與外界接觸,他就是在改寫文化,就是在創造屬於他自己的新文化傳承」如同Tyler Cowen對文化保存的看法一致,任何保護只是拖延族裔文化滅絕的手段。

    作者面對多元族裔社會的發展提出可能的四個願景:走向族裔滅絕、走向分歧的族裔保留、走向弔詭的多元文化、走向超越族裔與性別的多元文化。前三項都是台灣社會的現狀或正在朝這種結果走去的發展,最後者是社會發展的理想狀態。作者對第三項特別提出可能的情節分析,第一種情節可能是台灣因經濟表現不佳,社會福利的照護縮水,外籍新娘被排斥;第二種情節可能是外籍新娘與外籍新郎各自的下一代在社會上因不同的遭遇而相互幫忙的情況;第三種情節可能是台籍的夫婦因不孕而收養東南亞籍配偶的孩子。根據作者的分析,台灣要走向第四個願景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不妨提出一個思考方向,那便是如何讓身為外籍新娘的孩子感到因他具有不同的文化而感到驕傲?如果政府有意推動這項理念,基本上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台灣長久以來自認為缺乏國際空間,卻忽視社會已存在的國際現象,捨近求遠的態度令人不解。政府有導正社會風氣的責任,如果政府的心態不調整,制度不改變,光靠社會的自覺事實上是很慢的。

 


 

楊聰榮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上課筆記】王琳

一、楊老師昨日論文大綱發表的分享2011/11/30

◎要分清楚「學術研究」或是「業務研究」有什麼不同。研究對象不可以只侷限在自己可以接觸到的群體內,要以研究為出發點,不可以變成業務成功與否的報告。

◎論文大綱正文至少要寫到五千字以上,要讓人看到自己所學某學科的背景跟學術脈絡。

◎文獻探討要做好,讓人看到誠意。

 

二、上課內容

◎社會結構讓我們無法接觸到底層人士而不自覺,而在都市的原住民有一個問題,住所難尋,大部分阿美族都住在河床地(三鷹部落)。漢人用漢人觀點來看待原本就與大自然共存、沿水路生活的阿美族的觀點,因此市府就一直去拆,認為他們沒有土地所有權所以無權居住。

◎在大學可以認識很多不同族群的人,但還是只能接觸該族群的大學生階層,其他的底層人士仍然難以接觸到,此種田野很難做,社會主流人士很難想像,但如果能夠突破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族群研究。

◎台灣究竟是「同化主義」還是「多元文化主義」?

◎在教育的前提下,很多人本身是單方面的思想,卻都以為自己是多元的思想,但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下設想。

◎「標籤化理論」---研究弱勢族群時,若在弱勢上強調其弱勢,結果把弱勢族群侷限在框架中,重複且加強了該弱勢給人的刻板印象,結果研究者成為社會結構下的加害者。

◎台灣許多研究外籍配偶研究的著作,大都在台灣做,將其視為在台灣架構內的一員,卻很少將其母國文化帶入研究內容。

◎許多論述「台灣人性格」的都是自己說的,<從新住民觀點看台灣人的性格>嘗試從外地文獻的觀點來看台灣人的性格。

◎弱勢研究最難的是:「如何探索到弱勢觀點?」

◎同學們要練習從弱勢、邊緣等等的角度來了解一群人。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