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2-4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Wong Kong Chin 12 years, 3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慧敏  清水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林彥瑜    南洋台灣姊妹會介紹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正式成立於二○○三年十二月七日,但源起於一九九五年七月三十一日由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所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組織的目的是提供各種管道和方法,讓主體能夠逐漸突破現實的限制,發光發熱。

為達到創會宗旨,姊妹會的工作內容分為三大類:組織培力、社會教育、法令政策倡議等。

引自南洋台灣姊妹會北辦資訊站

    提到台灣新移民,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的是東南亞來的配偶。而提到外籍配偶,一定要提到南洋台灣姊妹會,他是台灣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外配團體。

 

    就如同他們會的介紹所提,這個組織一開始是由高雄縣美濃鎮(今高雄市美濃區,為書寫習慣,以下都以「美濃鎮」做為)開始的。在九零年代,因為人口外流,加上一些特殊關係,美濃很早就有為數不少的外配了。這些外配嫁入的家庭大多是農忙之家,所以一開始這些外籍配偶最初只是在自家鄉里間活動。由於美濃為一傳統客家庄,在當時客庄的主要語言為客語,故據光華雜誌的採訪報導顯示,這些一開始嫁過來的外配多為印尼的客家華人。同為客家人,雖語調有所不同,但大致可通,故這些外配在與家人溝通上並無太大問題,但是在外要購買東西、看路標,甚至是孩子的教育就完全無法著力。而美濃有一社區性組織團體──美濃愛鄉協進會──在與世新大學的夏曉娟教授討論下,決定為這些外配辦一個「識字班」,便是南洋姊妹會的前身。

 

    對這些遠嫁而來的外配而言,無論是識字班還是南洋姊妹會,這種可以讓她們能盡情地用家鄉話聊天的地方,是他們「心靈」解放的地方。從識字班起,這些聚在一起的人士就有一種「寄託」,也在這情況下,這些外籍配偶在美濃愛鄉協進會與世新的夏曉娟教授的協助下,組成了「美濃南洋姊妹會」,後來又因為一次的事件後,變成「南洋台灣姊妹會」團體,並進一步成立了北部的分部。南洋台灣姊妹會可以說是「最大聲的新移民女性」團體,因為他們曾在立法院和外交部前大聲爭取自己的權利,也曾出書來表達自己對身為「外籍新娘」的心聲──書腰上有一句很棒的話「我都是老娘了,還叫我新娘」。

 

    總之,要提到台灣新移民,我想南洋台灣姊妹會是一個很棒的「入門」資料,透過這個「關鍵字」,可以找到很多有關台灣新移民的故事、文章。

 


王琳 閱讀心得 ---2011/11/19難民移工」、「觀光」與「婚姻」---泰國東北男女的跨國生命記事

  

    本文分別針對兩個曾經來台被稱為「泰勞」的男女,以他們的生命故事來探討所謂的「泰勞」在跨國經驗上的多元,作者欲打破台灣對於跨國群體的標籤式定義,強調所謂的「移工」背後有許多不同面向的生命故事與跨國連結,若單單著眼在「移工」的研究,可能會忽略在定義或前提之下被限制的灰色地帶。但這兩個研究對象是否為特殊的個案,抑或是這樣的景況為泰籍跨國勞工所遭遇到的普遍性現象,尚有討論的空間。

 

    個案一:Somchai/男

    此個案將數次來台的經驗,做為回泰後人生的參考點,除了持續關心台灣的政治新聞、並比較泰國與台灣的政治(塔克辛與陳水扁)之外,亦嘗試將台灣的文化在家鄉做遙想與複製,並嘗試以台灣模式來思考在泰國的可行商機(賣珍珠奶茶、夢想在曼谷開台灣牛肉麵店、想要作者帶台灣高麗菜種籽給他),雖然Somchai的台灣經驗看似無法提供可行的商業機會,但Somchai仍不放棄嘗試,或許這也是Somchai在泰國延續自己「台灣經驗」的方法之一。Somchai延續「台灣經驗」的方式亦表現在對於家人的態度。除了希望將來有機會帶太太赴台旅遊,去看看自己長年工作過的地方,Somchai的女兒亦打算至台灣學中文或是進入碩士班就讀,這些都是透過家人與台灣延續那想像中的連結點。Somchai提到他認識作者才有說中文的機會,或許「說中文」一舉,不僅在同族人眼中看起來是異類,甚或是「有國際經驗」的表現,在Somchai的社會地位上或許亦有提升的作用。

 

    除了會說中文與台灣相關的種種經驗之外,Somchai在言談之中亦透露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社會地位。Somchai在喪禮中出資較貴的「做功德」方式、以台灣的宗教經驗在泰國做延續、拿出女兒至台旅遊時購買的台灣茶葉來招待台灣人等等行為上,都可以看出Somchai對於自身台灣經驗的重視,這些因素並可能在無形中提高了其在社會或是社群中的地位。

    作者以Somchai持續認識台灣人是延續跨國生命的途徑之一來做結論,無論是跨國經驗或是跨國經驗對其在泰國的社會地位影響,Somchai的台灣經驗肯定不只對他的人生有經濟上的幫助,在社會與文化上亦有不小的影響。

 

    個案二:Mai/女

    泰國因為宗教及文化關係,女性行動性常成為被議論的目標,因此泰國跨國工作的性別比例,男性遠多於女性。受訪者Mai表示她想要跟其他泰國女性不同,所以選擇到台灣成為兩年的泰籍勞工。Mai除了強調自己「與眾不同」,或許台灣的跨國經驗也間接地影響了她往後持續到澳洲及奧地利進行跨國工作,Mai亦通曉中泰英三語,夾雜著與作者溝通。

 

    Mai有澳洲的工作經驗卻非在雪梨的泰國街,顯示他去澳洲的工作可能不只在泰國族裔群體裡面生活,也參與部分澳洲人的生活,Mai亦表示她去過澳洲好些地方,在文中卻未表明到這些地方是純工作還是參雜著旅遊或文化體驗的目的;Mai至奧地利工作一年多時認識奧地利男性,一同回泰蓋房同居,在跨國工作之後有跨國婚姻的結果,對於Mai而言是否也有藉由帶回白人丈夫的舉動而提升其社會地位?又泰國東北因為旅遊導向的色情業,造就了許多跨國婚姻,會不會使Mai與配偶在路上同行時,被誤認為特種行業女子而遭異樣眼光,社會地位被再度貶低?作者對Mai的評論是他因為跨國的經驗而更加充滿自信。

 

    本文並未著墨於個案在台灣遭遇到的人生故事是否影響了此個案對於台灣的印象良好,對於這兩個個案在台泰之間故事的連結點上,有許多未交代的部分,也或許只是受限作者所能取得得訪問的資料內容所致。

 

    ◎本文錯字:

1. 不「指」à只 (p.11)

2. 遣「犯」à返 (p.11)


蔡昀曄-- 讀 『從《我愛單眼皮》和《戀戀茉莉香》論析雅絲敏電影中的異族戀』之心得與摘要

   從文章中,可以感受到雅斯敏電影作品探討大馬社會的種族關係。她勇敢地試探、測溫社會對種族議題的看法和接受程度,題材頗具爭議性。利用電影故事詮釋大馬人的真實生活,反映了社會的真實面。

    為了宏揚種族和諧與團結,很多時候淪為政治辭令,缺少了愛與真誠。政治人物為了撈取政治資本,不斷操弄著這個議題,很多時候弄巧成拙,導致多元社會進一步分裂和互不信任。雅斯敏則淡淡地通過鏡頭述說著多元社會中,不同文化、膚色、信仰和語言民眾的故事,刻劃出社會融合,種族和諧的印記。


何庭仙: 閱讀心得  “  < 難民 >  < 移工 >< 觀光  >  < 婚姻 >

                                          泰國東北男女的跨國生命記事 

這篇文章是在研究泰國東北男女生命如何來到臺灣成為跨國移工而且還要面對不同的性別經濟文化等等,使他們跨國生命有一些經驗。

     作者訪問了一個男生,名叫 Somchai出生在寮國但跑來居住泰國東北部,是因為在寮國工作機會很少,他不但移動到泰國還到新加坡工作過更到臺灣工作了五年曾為臺灣的外籍移工Somchai他人覺得跨國經驗不只表現在工作上日常生活中也圖享用著臺灣生活Somchai他還敘述了很多精彩的跨國經驗有其是臺灣的宗教經驗因為在泰國或寮國很少是拜觀音的出了華裔之外

     另外還談到一個女性,名叫 Mai 她是泰國人,Mai在臺灣工作兩年有澳洲的工作經驗,後來到了奧地利工作,Mai 在多地跨國工作後,反鄉了以外籍配偶的身分回來,所以跨國移工,常常不只是兩地之間。而是在他們生命中,常常旅居各地,而非只是定於一國一地。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他的跨國移工很有趣,起實我也算是一個跨國移動的新移民,雖然我是來念研究所的不是工作,因為跨國移動是包含工作、旅遊、生活經驗各種,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我也常常把泰國和臺灣來比較,我覺得我和Somchai在臺灣有一些相同的經驗,像檳榔的異同、男女關係、臺灣人等等的這一切都給我們不少的生活經驗

 

 

黃雅寧心得“「難民」與「移工」、「觀光」與「婚姻」泰國東的跨國生命記事”

 

從外籍移工的「跨國移工」,跨國經驗也只限於「工作」,是「跨國觀光客」,斷在跨國移動中,建各種生命認與比較。跨國移工與觀光遊「去台灣只是去打工而已,還要去看看這個國家是麼樣子的」因為在台灣時間甚長,中文溝通基本上都沒問題,甚至常常會被認為是「外人」。來台灣的泰勞【跨國移動】是包含著工作、遊、生活、經驗各種,人生的一個部份。回國之後這些人還把一些台灣文化『茶與飲食文化』,信仰『觀音』跟著他們帶回泰國。

 

 

陸佩玲 –心得 :「難民」與「移工」、「觀光」與「婚姻」泰國東北男女的跨國生命記事

 

        本研究,試圖從一對泰國東北男女生命史出發,嘗試回答此一問題。那從 somchai 與 mai 的歷史背景來看,他們都是泰國東北人,來台灣為了跨國移工,賺錢,養家,而希望自己的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因為如果深入他們的生命史來看,就會發現其是他們在泰國的生活中沒那麼好,而且還要負責很多事情。他們認為跨國移工是最好賺錢的方法,因此他們就跨國來工作。對泰國人的印象中會認為出國工作可以賺很多錢。他們除了跨國到台灣之外,還有去跨別的國家移工

  當我們將跨國移動人群,限定為「難民」「移工」「觀光客」「跨國婚姻」時,往往將他們貼上了標籤,忽略了這些不同生活經驗的連結與關係。也因此,當被限定為某一類群體時,討論也會集中於該活動中。關於移工的討論,傾向於討論其工作環境與反抗,而跨國婚姻的討論,則是將戰場拉到家庭,討論配偶家庭的爭端與協商。然而,本研究認為,更全貌地放到,跨國移動生命與生活經驗中,這些都是跨國移動者,認識與比較的基礎,不只表現在被限定範圍內,而是在接續的跨國生活各方面中,發揮作用。

 


袁慧敏: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

 

台灣社會最大宗的外國人士移入,就屬東南亞裔人士為大宗,舉凡是因婚姻移入或契約勞工身分移入,都會在移住時間長久的地區形成特有街景,這也是文章中指出的族裔化地方的型態。族裔化地方意義在於某地於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由一群特定人數的外國人士(裔)聚集,引起了該地原本的社會面貌轉變成充滿特定國人士(裔)帶來的文化,經過一段時間累積,本國人對該地的認知因此改變漸漸也受到形塑。族裔化地方的出現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來說則是打不破界線下文化保存的最佳寫照,社會越開放,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越有意識的實踐母國文化,另一方面,更說明了社會關係的複雜化,一來是階層結構複雜,例如來自相同國的移民與移工因身分別緣故,具有公民權的移民在該區多半扮演帶有社會資本的核心要角,而以契約身分來工作的移工相對而言不具相容於社會的優勢社會資本,個人的力量似乎過於單薄,想法上便希望能找到地區的認同核心。前者多半經營商店,在資本主義仍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今日,消費是人類無可避免的行為,而經營母國色彩濃厚的店家自然成為後者口耳相傳的”歸處”,透過消費行為,使得店家成為移工的心靈慰藉所,在族裔化地方上處於領導地位,前後者的階層關係由此建立。二來是族裔化地方與外部社會相互影響的現象,前述族裔化地方的特色文化濃烈,也因此說明它之所以存在的因素,外部社會對此了解程度並不深,事實上也因為無絕對的利害關係在立場上他們做到包容,但仍充滿歧視與不耐的心態,文章試圖提出外部社會其實理應將這一類的地區吸收成為我國文化的一份子,畢竟能夠保持傳統文化不破的可能性低,台灣社會四百多年來先後存在不同族群或族裔的相互影響是鐵般的事實,不論是原漢相爭、閩客相爭、本省與外省等,如今再加上以東南亞配偶人數為次高的新移民,東南亞文化事實上已經”光明正大”的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以飲食習慣為例,傳統的東南亞風味料理能為台灣人所接受的可能性不高,但加以改良後卻也是台灣飲食文化的一份子。

東南亞族裔出現的地景分析,可以區域條件及行為模式來討論。文章以新莊、土城及樹林為調查區域,發現該地以泰籍勞工人數最多,工作地點與住所在傳統製造業的工廠裡以及安排的宿舍,以區域條件來說,這與政府的產業發展及都市規劃等政策有關,當政府確立台灣要從勞力密集的工業時代轉向資本密集的商業時代後,就預告了在台北都會區內的工業區勢必要搬遷到劃定為都會區的外圍,搭配上政府引進外籍勞工的政策,才導致該地區移入大批的泰籍移工。以行為模式來說,前述提到消費是形成聚落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在族裔化區域內映入眼簾的多半是各式商店林立,所賣的商品多是移工家鄉貨,例如飲食店、雜貨店及通訊電子商店等,企圖化解鄉愁。因外籍勞工的工作及生活區分成前後台二部分(國內學者以印尼籍勞工為研究對象所提出),前台的範圍是一般工時的工作場域,他們受到契約的規範,後台的範圍是非工時階段的休假期間,但這前後台的區分反映出東南亞籍勞工與本地外部社會之間的生活型態相左,本地的外部社會人士在休閒假日,企圖吸收不同的生活文化模式,但東南亞籍勞工卻利用休閒假日集體找回屬於原鄉的生活方式。除了消費是能直接說明的行為模式外,台灣的外部社會有無提供移工可以延續文化的共同場地,例如教堂,以菲籍勞工為例,他們在週日參與了教會的活動,這是與本地的外部社會產生連結的重要場域之一,但即便是有以延續文化的公共場地,場地本身也會產生變化,例如在教會形成專門的活動時間提供非本國人士聚會,換句話說他我之間的界線依舊存在,也呼應文章提及的劃界政治概念。劃界政治因族群不同而存在,要打破他我意識事實上要經長時間的過程或有外在強大的干擾力才可能改變,例如政策的推動。一般而言族群還是會找尋最熟悉的方式

 

康進的閱讀心得:「加強家庭和學校的母語教育」

  1. 作者一開始就闡述了母語教育的兩個致命傷—家庭失傳和學校不教;
  2. 作者認為家庭用語應以母語為主,家長的責任最大,只是母語內涵是什麽?漢族不就是漢語嗎?只不過是同樣的文字不同的發音變化而已,像新加坡人的家庭用語是英語,華語成為第二母語才是需要政府想方設法去解決的問題嗎?
  3. 本土母語、族語、本土語言、國語……我個人認為一種語言的使用本來就會因環境的變化及時間的推變進行增長與淘汱,所謂本土母語為何,作者都不敢明言,那又何來復興?
  4. 用樣的情形,如果家長認為自己的母語就是國語(現代婚姻不會再以方言群為考量因素),那又何來危機?真正面臨母語危機的是像新加坡的情形;
  5. 我認為族裔和族群有必要搞清楚,同是漢族就是同一族裔,只是族裔內有許多不同的方言群,如廣東話、台灣話、海南話、山東話、上海話等,再分彼此又何必呢?
  6. 作者文中提出了Beykont的雙語課程,用美國學者的理論套在台灣的教育框架內可行嗎?我認為作者若不能把所謂母語說清楚講明白,雙語運動不會成功。

 

 


 

 


 

楊聰榮

 

請補充本次上課內容. 

 

抱歉各位,12/17前補上!!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上課筆記】-王琳

◎泰國東北的人大都來過台灣,因為靠山地氣候乾、一年一耕所以當地居民普遍貧窮,因此該地區多來台灣工作。「泰國小吃」都是泰國東北來的;「泰緬小吃」就是泰北來的。

◎道地的泰國東北食物在中壢才有,因為那裡很多泰勞;附近亦有印尼、越南、緬甸等國食物。

◎兩國文化差異:泰國東北風氣保守,在路上只會牽手,不會摟摟抱抱;泰國大學還要穿制服,台灣大學生卻在課堂上穿背心,感覺有點沒禮貌。

◎印度跟緬甸國土接在一起,英國殖民時期把緬甸當作印度的一省,後來緬甸爭取獨立,雖然緬甸想要與印度切割,但是印度食物已經傳入緬甸,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

◎英國殖民地認為華人與印度人都很適合當勞工,所以在英殖民時代時,英國將印度淡米爾人引進馬來西亞當作勞工;但是在緬甸,印度人已是當地的一部分,不用特地引進。

◎擺夷=傣族=禪族。

◎國家身分認同,文化身分認同,族群身分認同。不一定是單向的認同,也有可能是事後才回過頭來建立某些認同。傳了幾代之後,認同可能越來越淺薄,但到第三代第四代之後忽然迴光返照,興起強烈尋根的動機,但是此時學到的認同或許已經不是自己祖先傳下來的認同。

◎上嫁,下娶:西方男女與台灣男女的婚姻結合可能會有此現象。

◎通婚,可以討論統計上的意義,而非討論個人問題。對於現象的解釋不能斬釘截鐵,通婚原因要跟種族歧視分開;族群關係與異族通婚有關係。

◎內婚、外婚(楊老師臨時定義的):美國華人與美國白人結婚也算外婚。(楊)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