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佩玲  康進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謝謝王琳與慧敏早點交稿,大家可以有時間先看.其他同學加油了.

 

慧敏的觀點值得討論,我會請所有同學準備自己的觀點來討論.

 


 王琳 閱讀心得 ---從華裔在政治權力結構中的角色看印度尼西亞的反華暴動 20111027 

 

◎ 瓦南迪事件

1998年有關華裔政治經濟強人瓦南迪受到滋擾的事件。瓦南迪,印尼1965年的學運領袖,也是天主教大學生聯合會的主要領導人,是蘇哈托政權的重要參與者,瓦南迪身為土生華人,不會寫中文,也刻意與華人社群保持距離,卻仍被當權視作華裔的代表。

瓦南迪事件:

第一階段是軍警檢調單位放出風聲,表是瓦南迪涉入PRD(民主人民黨,一群思想激進又敢於街頭衝撞的左派大學生)涉嫌的爆炸案;第二階段則由民間激進穆斯林團體散播「金融危機與反對運動是華裔聯合國際勢力打擊印尼的陰謀」消息,引發了穆斯林團體包圍瓦南迪的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屬於民間智庫卻與蘇哈托政權有關);第三階段則由穆斯林團體KISDI煽動雅加達附近地區的穆斯林前來支援,又因為講員不斷提到瓦南迪,最後演變成聲討瓦南迪與華裔大會。

 

◎ 華人部長事件

發生於印尼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的緊要關頭,社會上出現希望有華人部長的議論,但最後蘇哈托總統的新內閣名單內卻是形象惡劣、利用裙帶關係致富的華裔鮑伯哈山、以及蘇哈托總統的長女杜都,與民意要求背道而馳:民眾想要有清廉形象的華人部長,蘇哈托卻將最需要被革除的華裔延攬入內閣,此事件最後也造成蘇哈托的下台。五月暴動發生的前夕,改革派的訴求包括革除華商的政商關係,與華人部長事件的影響脫不了關係。

 

◎ 族裔政治

 

◎印尼華人沒有出現如同馬來西亞華人般的「族裔團結」。

由於欠缺族裔團結與族裔政治運動,使得印尼華裔政治以隱性政治的型態出現。

印尼華裔絕大多數希望遠離政治,因為其50、60年代集結的印尼國籍協會被印尼政府指為印尼共產黨發動的流產政變,不少華人因此受迫害,多數華裔面對政治仍心有餘悸,轉變成只關心個人事業發展的態度。

 

◎ 華裔商人常被批為「國王的人馬」。

當華裔群體多數迴避政治權力時,反使當權易在政壇上操縱族裔課題,使得政府找出少數的族裔代表,就可以象徵性的在政壇上引入族裔課題。

 

◎ 蘇哈托用社會對華人的輿論來轉移人民對經濟危機的焦點,使用華人成為代罪羔羊,但最後反而使得蘇哈托政權加速崩塌。

 

◎ 華人跟軍方的關係多是私人化的,暴動時可見小商舖的華人受威脅,真正的華裔富豪則有軍警特別關照,因此在華裔之間不易形成共識,到了族裔關係緊張時,只好各顯神威、自行設法解決。

 

◎ 印尼政治上操縱族裔的手法比台灣還要高明太多了。

 

◎ 作者的論述精彩,清楚地將整件事情的脈絡與背後的籌算做清楚的敘述,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與分析事件的方法,十分值得後輩學習。

 

 


袁慧敏:族群關係與族群政治

議題探討=>2004年的總統大選結果來看深藍的外省人此一群體的內心感受並討論內部是否存在著差異,以及外省人們對於本土化的焦慮感所謂何來。

    1949(民國38)前後,跟隨或被迫與國民政府來台的人士,被本省人稱呼為外省人1990年代前後,四大族群的概念出現於台灣社會時,原本帶有歧視意味的外省人稱呼已經檯面化,也轉而朝向學術名詞化,換句話說,現今多數學者是以社會既存事實來看待這一名詞下的一群人。他們在乍到台灣時已被本省人賦予特定的身分,稱呼此身份背後隱含的意義包含著不滿與歧視的情緒。1988年政府終於開放外省人回鄉探親,解決了多數外省人的離鄉之苦,想當然爾,外省人要回鄉定居的情況自然是可能大量出現,但結果卻是在自然所想以外的脈絡發展,就是回去一個月後又再度回到台灣,之所以用回來這個動詞形容外省人第二度踏上台灣這塊土地的過程,在於多數外省人早已視台灣為家鄉,特別是已在台灣組織家庭並育有下一代的人士。進一步要探討,為何外省人有如此的想法(當然,這裡特別是針對處於社會基層的外省老兵,因為他們是人數最多生活也最清苦的大部分),在推敲下應與年輕時便在軍中受政治思想教育,以及回鄉後某種程度上的不適應性導致。以自身經驗為例來談,有許多外省軍人在原鄉務農,生活窮苦,幾乎沒有上學的機會,無法知悉在自己村莊以外的環境,而中國社會本身資訊不流通,農人也只關心自家的溫飽,沒有多餘的時間與心力再瞭解時代的變局,他們只有跟著時代的變局走,配合政府的政策到了台灣。在台灣的軍旅生活是被規劃的,在自由主義上未侵入人心前,他們這一群人在被規劃的生活下度過了以現在眼光看生命中最寶貴的二十年,自軍中退下來後回鄉的心願在當時無法達成,人是社會的動物,只好選擇融入社會,不論外省人是住在眷村、榮家或是自己出來生活,他們都是在政府提出相應的福利照顧下與台灣產生了不可分割的關係,當這些人離開家鄉近半個世紀後回鄉,接觸到的可能是既熟悉卻又陌生,或是完全陌生的親人,他們強烈的歸屬感其實想宣泄而下卻可能苦無對象,被政府塑造的意識在腦中佔有一席之地,兩者相結合下,多數外省人終究回過頭找尋自己在台灣的身份。這些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並見證到經濟起飛,生活有保障的外省人其實內心渴求穩定,故對2004年總統大選結果的失望與其說是對本土化的深化產生焦慮不如說是對未來不確定感的表示。承如文章所言,歷經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與石油危機的台灣社會留下來的是本身愛國或能力與機會都無法支持他離開台灣的人士,照理來說是凝聚力最強的團體,但為何依舊出現社會意識分裂的情況,本省人與外省老兵的相互衝擊,是否可在所謂的外省第二代外省第三代甚至是外省第四代而紓緩,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遙想四百年前的台灣,各自是第一批移民的外來人相互之間是否為了爭資源或原鄉價值觀不同而對立,倘若有,再看1949年前後來台的外省軍民,他們是因戰爭下相應政策形成的武裝團體被硬生生的植入台灣,在生活經驗上遭遇的對立情況可以理解,但對於出生於台灣的下一代,更是值得討論的複雜群體。在此姑且用群體來歸類這一些人,但其實適當性不足,雖然台灣社會對身份的看法受父系社會的影響很深(在此不論法律中如何判定國籍),藉由父親籍貫做為子女的歸類,但情理上他們可以自己選擇認同的身份,同時本省人的子女與外省人子女有共同的社會經驗,關心的議題也相同,所以社會融合的狀況比父執輩更好。但為何在外省第二代依舊產生對本土化的疑慮,箇中原因很多,其中之一的因素不在實際面而是情感面,台灣社會受中國傳統文化深,姑且不論它是如何的存在,其中一個人人都講得出來的敬老尊賢觀念在這些人心中存在,當自己年邁的父執輩受到政客因希望輕易自選舉得利,受到言語暴力的攻擊,這是不尊敬長者的行為,倘若本土化是要負面的透過踐踏他人才得以塑造,那這樣的價值觀的珍貴性就可見一般了。至於外省第三代(含以後)多半出生於1980年以後,身份別上由籍貫轉成出生地,承如文章所言,對社會融合有幫助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試想再過數十年,社會上也許不再出現外省第十五代的如此歸類。陳其南的土著化理論或許可在外省第二代及其後得到佐證。

    冷戰結束後,以意識型態做為發展國家主軸的環境改向經濟看齊,過去二十年台灣經濟總體表現可謂亮眼,在大多數人民溫飽的情況下卻轉向發展意識型態時,這是屬於精神層次,外省老兵受政客以意識型態相應下,關心的是台灣在所謂的本土化後,人民生活可以過的更好嗎?

 

何庭仙 : 閱讀心得 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 對R. J. Coughling 雙重認同 理論的再思考”

     Coughlin 在探討所謂華人的雙重認同,是既認同所居住的東南亞國家兼認同中國的問題。學者們因此經常提到居留地華人未來的去向問題。意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亦即是維持原狀,同化和去向未定。

     Coughlin 認為東南亞華人確有堅持其文化認同的願望,雖然第二、三代時為適應居留地環境,文化上不能不有所改變,已非中國本土祖籍地的模式,但畢竟還是異於居留地人民的華人。他還認為中國本土人口大增,其於市場、原料和糧食的吸引,中國很可能會把東南亞變成其生存空間。

     同化是指一個群體被另一個群體所完全吸收,因此它不再保有任何文化上的遺存,如語言或宗教等。更多的是兩個群體接觸之後所發生的涵化現象,文化上互為影響。如果接受同化及涵化兩個不同名詞的界說,在東南亞諸國之中,華人的完全同化現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例案還是較少的。

        大多數華人雖受殖民地統治,但族群的文化認同及政治上的國家認同卻合而為一,並未分裂也不必分裂。Coughlin所謂的「雙重認同」是窒礙難行和令人困惑的。因為就政治層面說,東南亞華人不可能既認同居留國又認同中國,當兩者利益發生衝突時,他必須作出選擇,更何況從法理上說,中國大陸從1980 年代起已斷然採取單一的國籍法,否認雙重國籍,對已取得居留國國籍的海外華人而言,豈只是「嫁出去的女兒而已」。重要的是必須堅持族群的文化認同,理由是族群的表現主要是在文化,其次是血統。

 

 

陸佩玲  -- 閱讀心得---當代寮國族群關係發展之探析 

 

        寮國又稱老撾,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寮國雖然不像印尼、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內部存在嚴重的族群衝突問題,但是,自1975年寮共取得政權後,對於少數族群乃採取強勢的同化政策,企圖透過寮族化的途徑來塑造穩固的族群認同以作為其統治正當性的基礎。

        目前,寮國正致力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畫(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Programme, GMS),許多原本居住於高山地區的少數民族為求生存,無從選擇地只能移民到湄公河畔且靠近泰國邊界地區的城市裡,而逐漸受到來自泰國的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從寮國政府的觀點來看,寮、泰兩國在語言及文化上相當接近,接近到具有危險性。那是因為在歷史發展的經驗中,寮國總是承受著被泰國併吞的風險,所以,不管在經濟上或政治上,寮國一旦落入泰國的勢力範圍之內,總是引起寮國政府極大的憂慮。本文是認為只有從時間(歷史演進)與空間(疆界變動)所構成的係絡中,才能正確理解當代寮國族群關係的發展過程。將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探討寮國族群認同問題的歷史根源,這部分主要是說明在寮國共產政權成立之前,西方勢力如何人為地劃定政治疆界,並利用寮國內部族群差異來達成自身利益;其次,當寮國共產政權成立後,又透過哪些策略來建構或鞏固其族群認同;最後,隨著寮國共產政權逐步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使其對內部族群的控制力逐漸鬆動,同時,在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框架下,寮國對泰國的經濟依賴程度日深,這對寮國的族群認同又會產生何種衝擊。

寮國內部的族群關係是複雜的,因為他們的疆界是殖民母國早年武斷切割的結果,所以當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發生衝突時,就會產生一種認同危機。

 


林彥瑜  〈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因為政治上的立場問題,一直存在著「族群」上的問題,畫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族民。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在歷史及社會環境上都有很多很多的影響因素。本文作者試圖以認同與社會學觀點作分析,以社會學方式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加以分析,來說明解釋目前台灣人民對自己「族群」身份的認同,並以大量的圖表資料讓讀者看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這種「族群」的認同。

 

閱讀本文,可以讓我們用另一種資料分析的角度去探討台灣「族群」認同的態度,以「數據」去進行另一方面的思考。

 

 


 

黃雅寧心得“當代寮國族群關係發展之探析” 

 

國作為一個多族群國家(multi-ethnic state). 國政府的觀點

看,、泰國在語言及文化上相當接近,接近到具有危險性。對國政府來說,族群認同的形成與否將進一步影響族群意甚至國族意的建構,因此,如何在「暹化」(Siamization)或「泰族化」(Tai-ization)的認同危機與發展

國家經濟之間,尋求平衡之道,將是一種難的抉擇。

 

根據學者Carl H. Lande的分,後殖民時期東南亞國家的族群問題通常可分為四種 (包含寮國)

1.「高地vs.低地」,這種衝突型主要發生在大東南亞,尤其是最部的地區。

2. 「政治疆界vs.文化疆界」(political versus cultural boundaries),這

型的衝突主要是因為政治疆界與文化疆界沒有一致所產生;而其原因

大多是因為西方殖民主義的遺產。

3.「海島國家」(archipelagic states),這型的衝突大多發生在文化

大的海島國家。(非包含寮國)

4.「大規模移入的遺產」(the legacies of large scale in-migration),這

種衝突型主要是發生在受到西方殖民主義影響的多族群國。

 

來說,其位處東南亞的心臟地帶,居於中國、越南、柬埔寨、泰國及緬甸之間, 因其地條件所致, 在史前時期( timeimmemorial)就已經是移民者與貿往於南中國到波尼西亞群島及越南到泰國的必經之,所以,自各鄰國的人口就重疊在國境內,因此,國社會可是由原住民和一波波自南中國的移民所構成的「多波次移民」(multi-waves)社會。


蔡昀曄  〈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在臺灣社會中,族群議題總是熱門的議題。歷年來國內學者,不管是在社會學或政治學領域也多所研究。臺灣的政治認同經歷了許多轉折,從日據時代開始,經過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以 及國共內戰與白色恐怖等等,這使得在臺灣的五大族群的認同差異甚大,但臺灣人民原生因素的共性甚大,建構因素也不小,因而並未造成重大的族群分裂與衝突。目前,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對於臺灣的政治認同產生一些影響。

 

閱讀<族群關係與族群政治 – 以外省人的身份經驗為例>之心得---蔡昀曄

    隨著台灣政治由威權統治轉型為民主政治,台灣的族群關係也進入不同的階段。在威權時期,族群緊張來自外省族群在政治上的宰制,以及對本土文化的壓制。源自政治的族群緊張同時也滲透入社會領域,造成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社會隔離。民主化之後,政治宰制雖然不再,卻由於認同的興起和對立,族群關係進入另一個階段。

    我們以為當前台灣最大的問題,不在族群多元化的存在,而在於族群關係未能公開而妥善的加以制度化。過去幾十年來,族群之間容或有零星通婚或局部同

化的現象 ( 王甫昌,199019921993),但是拒絕同化者恐怕居多;尤其是少數族群者,最懼怕族群融合之訴求,惟恐被強迫同化。

    不管來台先後,台灣四大族群命定要安身立命於此:外省老兵返鄉後大多又回到台灣;鶴佬人不可能去結合在中國福建、菲律賓、新加坡裏的福建

人來建立「福建國」;客家人也難整合所有海內外客家人建立「泛客家國」。

    台灣人意識的凝聚,要主觀地建立在大家對於這塊土地的愛,並不要求所有的成員在客觀文化特徵上一定要統一。也就是說,台灣民族可以包容多彩多姿的多元族群,認同一個嶄新的台灣人,並不妨害我們當外省人、鶴佬人、客家人、或是原住民。

 

 

 

康進閱讀心得:「移民、族性及其動員」

  1. 本章主要在討論「族性」的概念化和在社會學的應用;
  2. 文中提到族裔認同定義的特徵主要有兩點:一是建築二是文化,其中文化可以推動的族裔認同之力量是強大的,因為文化可以滲透到族裔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思考的方式、工作的態度、教育的選擇、食物的採買等皆是;
  3. 一種有趣的分類給了我重要的思考:選擇理論(a choice theory)--全方位的族性、潛在族性、有限族性,任何一種形式皆取決於所處的外部環境。大馬華人不也就是如此嗎?我們總能理性分析自己該以何種身分出現在所處的環境,是大馬人或華人的身分真的是依外部的環境而定;
  4. 本文也討論了移民的身分認同和處境,雖然說的是六七十年的事,但問題拿到現代來看彷彿沒有差別;
  5. 對於作者提出的各種數據我認為簡略了些,各種移民的形態也稍簡單了些
  6. 跨國移民所引起所謂「跨國變革」,帶來的「跨國共同體」(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我認為事情的發展在法德可能麻煩些,但在大馬則不是問題,印尼人在大馬有二百萬人,但會有「跨國變革」?帶來的「跨國共同體」會使大馬「印尼化」嗎?我懷疑;
  7. 作者引述了印度人在大馬的政治系統有一定的地位來自他們的族裔意識和動員能力與事實不符;
  8. 作者認為大馬的中央集權弱化後會爆發族裔衝突,但目前的形式出現了二線政治,重點是族裔問題不再是各族裔重視的重點,而是民生;
  9. 一個有意義的數據:在英國的大學師資—12%出生地不在英國;

10.  移民與族裔,族裔與國家,兩個難解的問題;

11.  回到文化的議題,作者認為隨族性而來的社會及政治組織不會消失,緊張關係會一直存在,我認為若未能建立「對話」的建制,族裔問題的確無法解決。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上課筆記】-王琳

◎馬來西亞華人與泰國華人對於自身華人認同的相異點:馬來西亞華人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華人;泰國華人會回答「我爺爺是華人,我是泰國人。」à因為馬來西亞的法律上對於華人族群權益有法律規定;一般看來,泰國政府對華人沒有特殊的限制。

◎政治、社會的關係如何影響族群認同?

階級不平等(如:黑人社區)

階級不平等是否也會影響到宗教認同的建立呢?

◎練習以研究者的角度來閱讀資料,不論自己的背景,設身處地想像自己是被討論的對象。

◎泰國族群研究討論

--泰國北部有少數民族:苗族、傜族、長頸族、長耳族、擺夷族等。在泰國的地位有點低,但生孩子有身分證之後,子女的權利則與泰國人相等,若無身分證的人就會生活困難。

--泰南有特殊的華人,除了從馬來西亞來的華人之外,還有當初馬共在Hat ai。

--華人族群是泰國境內除泰國人、寮國人以外,最大的族群。有批從緬北進入泰北的華人,性格強烈、與其他華人的認同不同,是政治性、軍事性的移民,因此沒有身分證,其子女可能可以申請身分證、可能不行。

--泰國同化主義政策,不想凸顯種族間的不同、也從未正式宣布泰國有多少種族。

--泰國曼谷跟清邁都有唐人街的存在,雖然一般街上仍然只能用有限的潮州話來跟客人交談,但是懂得潮州話的人才能打入唐人街的政治中心。

--泰國曼谷唐人街的華人認為自己是華人嗎?由於泰國過去禁止華文的政策,雖然柔性勸導,卻也造成唐人街孩子在學校不願承認華人身分。但是會承認自己是從唐人街來的。

 

康進的上課筆記

 

  1. 討論下週到訪的方案計劃到中和緬甸街田野研究,此處仍保有緬語系的傳統,雲南話也可通,下午一點集合
  2. 外省族群走向模糊的一個關鍵是身分證欄上的取消省籍記錄
  3. 不管研究對象為誰都會因國家族群政策而有所改變,因地制宜
  4. 泰國採同化政策同化各族裔,華人也在例,但文化傳統一直留在民間,如祭祖、新年、清明等
  5. 民族認同與感情會在政治上被強化,在哪都一樣,如泰國塔信一時是客家一時是苗族一時又是泰國人。泰國人本身就很少談政治,馬來西亞也一樣
  6. 我認為除了族裔的分類,宗教的認同也會自成一族群,如穆斯林,他們的宗教認同更大於族群認同
  7. 文化的差異、經濟的差異、宗教的差異等09課的文章)哪一個是族裔衝突的主因,值得去思考一下
  8. 華裔族裔政治看印尼近代排華事件,由偏右的大學生集會開始,始末非常複雜,華裔本身就不團結,階級明顯各走各的,華人就被利用來轉移印尼經濟不振的代罪羔羊
  9. 台灣的外籍配偶的衼視是有差別待遇的,他們更有優勢才是正確方向

10.  大馬的族群意識因只有馬來人和非馬來人,二者的對立和謀合才是現況

11.  獨立前的英國保留了馬來人優先的概念,馬來民族主義被強化造成了現況

12.  制度性的在各種法令上維持了族裔特徵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