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彥瑜  王琳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看同學的記錄,對於基本討論族群與族裔已經日漸成熟,

請各同學再接再厲.

 

下週開始,老師會開始提供其他國家的族群與族裔的情況來討論,

請各位多看其他國家的案例.

 


王琳 閱讀心得 ---台灣語言母語政策 20111020 

 

◎台灣人民的語言使用狀況與族群分類有關會講三種語言以上的大概是原住民會講三種語言的大概是客家人會講兩種語言的大概是福佬人講一種語言的大概是外省人。

 

◎語言代表的是一種身分認同。

在台灣政客用語言來分裂族群、政客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自身對某個族群的認同這就是「語言=身分認同」的最好例子。

 

◎為什麼世人需要多樣的語言多樣的語言是如何來的

聖經<創世紀11:1-9>說到為何現今世界上有許多的語言。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聖經提到是因為世人原使用一種語言但卻因溝通無礙而嘗試建築一個高聳通天的塔來炫耀自身的能力於是上帝變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無法建築此塔。

 

◎講稿有台語的文字稿但除了一個語助詞外與華語重複的詞彙占大多數但事實上在發音卻不太相同整篇感覺好像在華語中加上台語的語助詞而不是篇完整的台語講稿但是優點是即使是不懂台語的人都可以閱讀此講稿。但有趣的是作者在華語文稿的部分也出現了一些台語的語法及慣用語如總歸一句。

 

◎這邊提到「台語不是華語的方言因為話不通。」

我倒覺得台灣語言的分類或許不在於語言的相似性即使不相通卻很類似而或許是在於某個語言的政治勢力與其他語言的從屬關係因此台語變成了華語的方言今天如果台灣的客家人為大宗國語變成了客語此時普通話是否會被列入方言之列呢

在世界各地拿英國來說好了即使各個地區有明顯不同腔調的「英式英文」但部分地區具有強烈的意識亦保存了當地的「方言」dialect如威爾斯有威爾斯語Welsh、康沃爾地區的康沃爾語Cornish連英國英格蘭大城市Shieffield都有雪菲爾語只是已經失傳會說的人已經不多了。而這些語言都是dialect該如何解釋這些方言是不是英式英文的方言呢我想這只是政治上的從屬性因為大英國協各地近年來紛紛注重各地區的方言教育到威爾斯觀光隨處都能看到英語與威爾斯語並列的路牌、資訊而這與威爾斯人對自己族群的強烈意識認同也有關。

 

◎台語的管制牽涉到人民認同的轉移因此台語在過去常常被打壓、被冠上惡名導致現在說台語會讓人感覺比較沒水準但自從陳水扁用台語來喚起人民的「台灣意識」之後台語的名聲似乎被挽回了許多。而這一代的台灣國語也成為過渡時期的一種特色尤其是下一代在中南部長大的年輕人在華語的使用上有方言的影子也成為一個有特色的台灣華語腔調。

 

何庭仙 : 閱讀心得 “國/族認同與建構---平埔西拉雅族裔觀點”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談族群認同相關 然後簡短的以社會學與政治的角度來探討族群關係最後以平埔西拉雅族來探討國家與族群建構

臺灣的族群除了五大族群來分類還可以分為漢人或華人(新住民、客家人、鶴佬人) 、原住民、以及外籍移民三大類。漢人為自願性或非自願性先後到臺灣生活的中國或東南亞華裔基本上相信其華人文化的同文同種之起源與共同性。

     平埔族群的研究並不滿足於停留在証明這群曾經存在的番族而是走向發現這群被主流社會標籤著已經被 “漢化”的番族在面臨原來自己的身分是被建構出的 “化漢” 時如何透過認識原生面向的族群身分時來重新建構自己族群身分“漢化”的議題幾乎是 “平埔”研究的重心。

     平埔族本身最常被界定或標籤為一個原住民與漢人通婚下的產物單就血緣來談而不看有關自我認同的爭議如果是具有日據時代戶籍謄本的 “熟(番)”印記者基本上算是血統上南島語系的馬來波里尼西亞人算是原住民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雖然當今臺灣社會一般能漸漸形成共識抱持比較正面積極態度面對多元族群的存在並認為族群多元不必然會造成族群衝突而更重要的是多元族群也不見得會生產對於國家認同的歧見。族群多元的被認同與接納以及正面積極鼓勵其族群特色與文化就是一種族群多元及族群坪等的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當各族群在建立自己獨特的族群身分認同的同時也能尊重他群的存在與族群差異性之後以一種差異但平等的心態而彼此平等對待才是一個尊重多元文化的符合現代人權價值之社會


 

黃雅寧心得 “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

 

國飲食的再現僅塑造文化交的想像圖式也標定社會動的認知框架飲食再現主要包括「國文化消費」和「多元族裔文化Multi-ethnic culture」種認知框架。

 

 國文化消費-第一個型偏向於國文化消費與休閒如美食文化介紹、美食消費訊息及廣告等。美食文化介紹集中於生活別刊包括東南亞特色、各地菜色比較、名廚名菜、名人偏愛的餐廳、經營者創業故事等

提及的餐飲通常是價位較高由台灣本地人或華僑開設的國風味餐廳

 

多元族裔文化-第二型的飲食報導常出現於家庭生活副刊、地方要聞或焦點等版面可以視為廣義的「社會新聞」但準確的法是「多元族裔文化」

框架。

 

在台灣的飲食商業對照店家經營者的同身分台灣本地人、東南亞華人或東南亞裔移民這些再現的社會結。同身分的經營者各有其經營方式、資源以及主要消費群體名片的設計和功能正透這些差這些造出了「己化」self-othering亦即將自身國風味化的形象塑造東南亞華人經營者的名片風格則游移於方之間展現某種曖昧的中間型態。

 

東南亞飲食的時尚化與精緻化菜色口味的挑選與調整 例如 在台灣的泰國料理以 “泰式月蝦餅”“「月蝦餅」是飲食「創造」、「混種」和「跨界回」的有趣子。台灣的泰式餐廳中月蝦餅居點菜第一名。但泰國原無月蝦餅這道菜17這是在台灣混入緬甸和越南菜並適應台灣人口味才創造出的「台式泰國菜」。據聞台式月蝦餅目前已回泰國在泰國華人觀光區內餐廳也有供應《合報》 2006e。”

@泰國另有「TODMAN KUNG」蝦餅TODMAN KUNG 帶有辣味同於台灣辣的「月蝦餅

 


袁慧敏香港的語言問題與語言政策

    說廣東話是一般人即便對香港過去曾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認識不深抑或回歸中國大陸後現狀發展嘹解的不明確都存在的鮮明印象將中國大陸各地方言相較之下港人說的廣東話似乎也比陸人說的正統廣州話多了一分特色以廣東話發展出的香港文化更是獨樹一格在亞洲地區也可說是一方之霸。撇開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殖民香港的歷史發展及其所種植的殖民特點不看香港的廣東人延續至今何以將廣東話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對文化發展有興趣的outsider想探究的現象是自然的過程還是刻意的操作導致今天的成果。站在香港角度看台灣台灣有機會發展一種以方言作為社會主流語言進而提升至官方層次並同時透過立法來保護或規範的語言嗎

    人因需要而創造香港的語言發展建立在實用的價值觀上如何做才能達到最高效率並穩固過去英國殖民時期下打造出的亞洲金融貿易地位是政府首要的努力方向。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後中國也正處於經濟發展階段試想一下倘若中國依舊保守封閉港人要學習普通話的意願是否會降低回過頭來正因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香港人必須拋棄過去的優越心態在商業經貿的考量下學習普通話但在我來看港人視普通話的工作語言性質不低。順著發展下去也不難解釋為何港人在以普通話作教學語言上歧見的出現。延伸思考一點國力的強弱及經貿的發展好壞成為該國語言是否為強勢語言的重要指標以美國為例二戰後國際產生新局勢美國帶領歐洲各國打了勝仗從此英語成為國際語言直至今日。另外使用普通話的環境雖與過去相比是大幅提升許多但傳統的港人家庭在家中的溝通語言是廣東話我們更可以說香港目前在母語保存與過去相比沒有改變之下學生更有機會在政府不積極推行學習普通話的語言政策之下自然而然的主動學習普通話有效的避免強勢行普通話所留下的後遺症。以台灣為例1949年後政府在台灣推行說國語這是一項十分明確的政策在強力推行下許多學生因說不好國語或沒說國語而被處罰直至今日台灣社會的母語使用依舊存在但對年輕一輩的民眾而言生活中出現的母語使用已經大幅縮小很多了。

    文章中提到香港的語言政策基本分成二個區塊一種是一般性另一種是語文教育在二文三語的定案下語文教育與教學語言的差異性與適用性仍是多方討論的課題由於港府承襲英國制對此態度採行自由放任老師的教學語言演變成學校個別招生的賣點之一雖然港府認為教授英語得視教學者的學經歷背景但英語學習的管道不侷限在學校有越來越多的港人甚至是內地人請菲律賓籍的幫傭帶小孩一方面照顧孩子一方面教導孩子英語此外雖有為數不少的中文中學讓學生就讀但在經因主義的觀念下家長積極尋求英文中學給孩子就讀以提升孩子的競爭力造成英語菁英主義教育的思維始終存在於香港社會中這與台灣家長尋求好學校讓孩子求學相互呼應。

 

香港認同與中國認同

    香港認同等不等同於對中國認同文章中亦提到除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外同時有來自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東南亞地區的人士早期或近期先後移至香港居住在此特別要指出的是英國殖民時期就遷至香港定居的印巴人士相信這些人雖不在香港佔多數但其認同的態度卻值得討論。相信他們在英國殖民下的香港對香港的認同是無庸置疑的但回歸到中國大陸後的情況為何遷出的居民有多少繼續居住轉而手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分證的人數又有多少學習普通話的狀況或是集中學習英語的學生及共同使用廣東話為溝通媒介的現象是否存在值得玩味。


蔡昀曄--讀『新加坡族群政策』之心得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族群國家其境內的各個族群在其強大的國家機關控制之下展現了其和諧的一面。

但由於新加坡目前仍是一個威權體制的國家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諸多層面均受制於其國家機關的強力掌控。

而整個新加坡的族群整合等相關議題其實從英國殖民政府時期開始就已埋下日後的種族衝突因素。

然而隨著國際時勢的轉變李光耀以強人的姿態接掌新加坡這個風雨飄搖的城邦國家其不但獲得傲人的成果同時也贏得國際的讚譽。

此外新加坡政府不僅積極整頓內部族群的政治差異而且也針對本身「地緣環境」的先天弊端進行最妥善的安排。此外新加坡政府在政治代表性和資源的分配方面也有明確的處置。不僅化解了其境內族群衝突的潛在危機也為第三世界國家立下卓越的典範。

 


 

 

陸佩玲 ---國族認同與建構──平埔西雅族裔觀點

 

          台灣是一個由多元族群及其文化所組成的國家其住民的分一般有原住民(包含平埔族)、新住民、客家人、鶴佬人(或稱福佬人閩南人) 等四個族群最近則有增加的外籍配偶成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除可用上述五大族群分還可以分為漢人或華人、原住民、以及外籍移民三大。漢人為自願性或非自願性先後到台灣生活的中國或東南亞華裔基本上相信華人文化的同文、同種的起源與共同性。其實相互融合、接觸過後的族群是無法如此清楚的被割與分。但族群議題一直都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並且以同的面貌呈現出許多的文學作品也多以此為題材而因為處的方式同有輕鬆詼諧的也有非常嚴肅的。這些作品其實難反映出台灣社會中的處境與我們相關注的議題。譬如 : 東方白的小《芋仔蕃薯》(1994)、拔斯‧塔瑪批瑪田雅各的《最後的人》(1987)與姚嘉文的《霧社人止關》 (2005) 等等。
        平埔族或者平埔西拉雅族群是台灣平野地區各南島語系原住民族群的泛稱。由於和漢群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台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這的「番人」就是「土番」(熟番)18世紀下半葉的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埔」。「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埔」則是較官方的用語史事件的檢視讓我們解平埔族群曾經是以同的文化和語言等傳統如此的存在著也幫助我們拼湊族群動過程的同面向。

 


林彥瑜  〈「新台灣人」之非論〉讀後感

 

    本文一開始就以Eric Erikson的話做為開頭讓讀者先思考「人」的問題。 再來作者將「新台灣人」提出的時空背景交待清楚也把這論點引起的反面意見提出來。

 

    我個人是很讚成「新台灣人」的概念因為無論是閩客還是所謂的「外省」都源自中國大陸只是大家到達的先後有所不同而且經過了多年的磨合、融入說真的已經都是同一族了沒有什麼「本省」「外省」之分。

 

    為了政治利益而造成族群對立是一個很笨的論點。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個論點來「回應」為什麼民進黨提出的「為什人可投給外省人而外省人不可投給台」無關政黨取向我個人真的覺得已經相處那麼多年或許在政治立場上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我相信目前除了少數人外一般民眾在相處上早就不分什麼本省外省了。而分成這些真的只是造成台灣內部的對立。而且我覺得硬要分「本省」、「外省」真的很笨因為那這樣「原住民」又被放在哪裡呢越來越多的「外籍配偶」又是歸為哪一類與其讓政治人物操弄這種族群意識不如好好地正視台灣是「移民」的地方各種人來到這裡在時間的洗禮下文化、習慣和語言都融合在一起你很難去切開到底什麼是「本省」、「外省」。

或許這個議題還是會繼續被政治人物炒作下去特別是今年年底要立委選舉但是會希望大家能以正向的角度去看台灣的族裔族群之問題只有正向去思考、對談才能真正解決這問題不尊重、漫罵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罷了

 

 

 

康進閱讀心得:「多元、平等與和諧:新加坡的族群政策評述」

  1. 本文一開始就由新加坡自十八世紀以來就是多語言多族裔的國家(獨立前只能稱為一個城市);
  2. 本文對新加坡獨立前後的歷史進程敘述較簡略,加化了李光耀的功勞,事實上新加坡的獨立是大環境促成的結果,馬來人和華人的族群意識才是主要的關鍵
  3. 李光耀的建國方針就是「生存」,淡化「族群意識」、建立「新加坡人意識」--多元一體化;
  4. 我認為新加坡所謂的族群問題所採取的高壓和管制事實上建立在李光耀個人的意志上;
  5. 有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國家認同政策,研究顯示來自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新移民對新加坡的認同仍興趣缺缺;
  6. 文中指出「新加坡人」的政策成功,我想對新移民來說這仍是失敗的,主要的原因在於「新加坡人意識」只存在住在新加坡百年前的「人」,新移民一直被放在外來者的位置,對新加坡的認同努力看來是白費了。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王琳【上課筆記】

 

◎<台灣語言母語政策>文章探討

 

1. 作者楊允言是台語運動的大將。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台灣現今界定方言與國語的方式是基於政治的立場。從西方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台語有fu-kian、閩南語、a-moi等等的名稱,所以閩南話是一個language(語言),不是dialect(方言)。楊老師說:「不學就不會的是語言,聽一聽就會的是方言。」

楊老師認為語言的書寫是政治力的後果,如果閩南語有政治力當後盾,或許今天也會有台語的書寫出現,所以作者想要為台語的書面語辯解。

 

2. 為何族群的分類可以用「會說幾種語言」來分?

※楊老師:台灣的語言使用受政治的影響很大,平常用的語言與選舉場合選擇使用的語言不同;但在馬來西亞的語言使用可能是以族群關係的影響,遇到什麼族群的人就用什麼樣的語言;或許有地方使用的語言與宗教有關,例如書信內容使用特定宗教的語言。

※素惠:作者對於族群會的語言數量來作族群的分類,這跟作者本身意識型態有很大的關係。而台語與國語的連結性很大,所以作者對於「台語不是華語的方言,因為話不通。」的論點不通。

 

3. 作者的「漢羅並用」書寫法。

因為清末的長老教會用羅馬拼音編了一部台語聖經,所以,作者採用「漢羅並用」的方式來紀錄台語書面語,用羅馬拼音拼出台語跟當初的傳教士記錄台語的方法有關。台灣也有一派以漢字為中心的人,希望可以找出與台語每個音相對應的漢字。

 

4.台灣的台語教育:

※康進:自身的孩子參與學校的鄉土教育,發現原本會台語的人,一看到課本就什麼都不會了,台語納入鄉土語言後的結果,連家長都看不懂課本。

à楊老師回應:這是社會化的問題,若政府有好的施行計畫就可以。香港發展出可以寫得出來的廣東字(粵語),但在學校依然不允許其存在,用廣東字作答就算錯。

※慧敏:台灣語言學習的書面化反而造成語言傳成的困難。本身不會講台語,但從不會因此否認自己身為台灣人的事實,而學台語的動機只是為了要溝通,學台語的方法基本上是藉由民視的鄉土劇來學習,有趣的是,鄉土劇說的是台語,但是字幕全部都是華語。

 

5. 建國運動中,把閩南語當成「台語」的霸道。

閩南語身為台語的地位,日治時代已經建立,在1930年代,即使不同族群(如:客家人),大家在公共場合可能會選擇說閩南語,只是後來日語漸進式的入侵,經日本皇民化運動後,大家都得說日語了。1960年代、1970年代時,為了推行國語而打壓客語與閩南語。

 

6. 羅馬字的閩南與書面語,或是用漢字來作閩南語書面語,目前沒有人爭取到官方的地位。

 

康進的上課筆記

  1. 認同是個長時間的過程
  2. 族群意識的形成在不同的地方或社會結構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如馬來西亞有馬來裔華裔之分,方言群就變得不重要
  3. 族群差異太大時一有問題出現就不可收拾
  4. 一代又一代會使彼此差異變小,政治上的分類太暴力
  5. 我們多以自己的經驗來檢視族群問題,少了設身處地去考慮當事人的處境
  6. 泰國族群政策對族群有何助益?族裔的階級頗明顯,少數族裔受到保護,權益不受影響
  7. 華裔各方言群分佈較廣,泰北上一代身份領取困難,在泰國出生的下一代領取要爭取才行,主要是因為政治性移民,認同會出現問題
  8. 站在比較的角度,泰國主要強調同化主義,不明說國內有多少族裔,但身份證會註明
  9. 泰族事實占百分之四十,但號稱百分之九十,因把整個東北的族裔變成泰族

10.  穆斯林約二百萬人在泰南,泰南曾經是一個國家,現在歸泰國管,但歸化的過程受阻

11.  庭仙到二十三歲才拿到身分證,1993年前出生者可領,塔信的政策

12.  "泰"字有"自由"的意思

13.  曼谷有唐人街,年代久遠(十九世紀未),曼谷被當成港口定居下來,潮洲籍但現在的中文潮語應用不佳,領導人仍會應用

14.  曼谷的華人身影到處都是,禁華文時期說華語會被看輕,影響了現代華人用華語的能力

15.  華人在生活中保留了華人的傳統,文化資本在現在成了熱門

16.  外省族群會因時代走向模糊,老師請問大家是因政策影響的嗎?下週請大家回答

17.  誰決定了這些政策?關鍵點是什麽?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課程時間異動:自下週三11/2起,上課時間調回自下午二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