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慧敏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各位同學, 已經將版面整理好了,請各位下週的內容放在這裡。

 

各位同學,楊老師本週三下午到聯合大學演講,講題為「如何進行海外田野研究」,針對該校研究生演講,並且將規劃未來帶該校研究生進行海外研究,目標地點為香港澳門,歡迎同學參加。本週上課時間調課,與下週內容合併討論,每週發表閱讀心得,仍請各位準時進行。如果要參加到聯合大學的演講,請在本週三中午12:40在校本部游泳池大門口等,我可以開車帶各位去。

 

本週版主,是否會整理上課筆記,是否也請各位同學協助記錄.

 


 

何庭仙 : 閱讀心得---從褔佬客談臺灣族群分類結構

國民革命之出要建立五族共和,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卻有五十幾族。客家人這個詞是戰後才在臺灣使用日治時期都是稱為廣東人客語被稱做廣東話我們可以說族群的分類概念是流動的一方面是有歷史事實做支撐另一方面也受到我們理解這些歷史事實的方式而改變每一個人當他一個人認識時講客家話下次遇到他就講客家話,跟另外一個人認識時講潮州話,下次相遇就講潮州話其實以前的客家是在潮州地區的某些地區的客家人是被稱為潮州人。 在日據之前當時的認同,比較是祖籍的認同,這樣的歸屬80 年代以前這些地方的人還不覺得他們是客家人可是現在在贛南,就是江西南部,即使在研究上他們是客家人但大概大部分的人也是不覺得他們是客家人客家在臺灣歷史研究上市屬於局部區域化的,由於客家的研究受到地域的影響,仍受限於一個點狀的分佈

麼叫做客家 ? 羅香林的研究他拿祖譜來作回應祖譜資料顯示這祖譜到底可不可以靠我們並不曉得所有祖譜資料都在同一時間作出來的時候都有差不多一樣時間另外還有一種講法其實華南地區的人,可能跟歷史上的傣越民族,或者是所謂的少數民族。

施正峰教授 : 如果你不會講客家話,就無法跟閩南人辬識,閩南人跟客家人如何區隔,也許語言是最重要的,但是這樣的做法無形中把都會區裡面的客家人也排除在外就是說他便成國語所以文化是麼呢 ? 客家文化又是麼呢 ? 也許先從這個地方去建構去回憶不用去找一些具體具象的東西譬如客家建築當然那些都很重要若沒有的話是沒有辦法回復他的客家認同

 


 

 

 

 


 

黃雅寧心得 “從福佬客談台灣族群分類結構”

 

福佬客是一直都存在台灣的族群,但是很少研究提到。隨著研究也來也廣大,最近被研究的福佬客對象是彰化為主(現在發現雲林,宜蘭,嘉義以花蓮)

 

福佬客的原鄉應該是雙語區,,當地的人可能都會講種話,河的對岸邊,一邊以潮州人為主、一邊以客家人為主,其實以前的客家是在潮州地區的,某些地區的客家人是被稱為潮州人,所以這是一個包含種族群文化因素的中間範疇(Bicultural)

 

以泰國子的話,剛好是跟台灣是相反的,台灣這邊講的是閩客關係,那在泰國那邊講的就是潮客關係。

@ 在於很多客家人當時出洋的時候是經過潮州地區,到泰國之後,他有時候就變成潮州人。

 

@到底對目前台灣的分,這個福佬客到底有麼涵義

 

台灣客族已與閩南族群融合,成為「福佬客」,他們並不太知曉自己的祖籍或血統源自客家,尤其彰化平原的客家居民,福佬化的程度已相當徹底,要找到能講流利客家話的人相當困難,且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閩南人。

 

如果以現在在台灣客家人跟福佬人的關係講,主要的差是在文化跟語言上面,可能到某種程下,會發現很多證據是可以互通的。從很多祖譜資顯示,同一個家族、同一個系搬到福佬人的地區,就變成福佬人的一部份,搬到客家人地區,就變成客家人。跟其它族群的關係,有的從語言上、有的從體質上看,到底史上關係是誰先誰後,其實很難


 袁慧敏: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憲政改革

      現代國家多制憲立國,且極少數以單一民族組成,各國間的移民現象不勝枚舉,換言之,由單一民族立憲建國的困難度很高,既然如此,在具有憲法的國家體制下,國內多元族群倘若以各唱各調的生活模式相處,則衝突與對立情形固然無法降低,但是否真能摧毀原有的憲政基礎而另立新的典範,卻有待商榷,以2000年主張台獨的本省意識濃厚的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掌握執政權,固然黨內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以不承認中華民國為共識,但也認識到若非掌握執政權,進一步提出修正既有的中華民國憲法,這場戲將唱不下去,在觀察這樣的現象下,明顯的,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問題是否在2010年的今天依舊要被認真討論對待,抑或是普羅大眾體認到此一認同問題在中華民國實際治理台、澎、金、馬地區的六十二年後,只是政客利用民主價值及民主選舉程序,操弄議題而取得自我實際利益的過程而已。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由人民直選的實際過程下,憲政基礎確實與人民緊密不分,換言之,此憲法的正當性在總統直選後已經確立並穩固,在此憲法精神與實際架構下討論族群議題,族群對立性可以降低,甚至有機會共同商討族群間平等互惠與減少差異性的有意義主題。台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目前可以清楚定位為原生社會與移民社會共存,原生社會的人群組成是由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組成,原生社會的人民與來自中國沿海一帶的漢人接觸,直到1949國府來台後形塑並吸納為現代國家國民的這一段漫長過程中,生活的範圍與文化是點滴或泉湧般流失,但他們自我的族群意識,甚至被漢人套上去的族群標記十分鮮明,他們聯合起來是不易被打破的一塊區域,但又不具備侵略性,另外,文化雖有流失現象,但因其不可取代性高,非原住民族群對他們很容易理解不同之處,文化保留的可能性增高,在全球化帶動維持區域化的浪潮下,就憲政議題上,以原住民與漢人之別,分兩個層次探討,第一個層次是原住民族是否承認目前有漢人建立的國家存在於台灣,倘若肯定則進行到第二個層次,便是要求自治的層級為何。前者雖然就歷史的發展上來看,要持否定意見的人可能是少數,但仍不可忽視此種意見的存在性,也因此曾經發展出準國與國關係,以對等的立場來面對原生社會族群;後者則是在中華民國憲政架構下修憲,以中華民國國民之一的原住民族保障其權利,以此衍伸的議題就是土地、姓名恢復、地位平等及自治等要求。

       台灣社會的另一個面向便是移民社會,除了尚待考據的原住民族祖先由何時何處在台灣生存的長遠問題以外,移民多數是中國的漢移民,在國家認同上理應不會有歧異,但先來後到的時間順序以及經歷不同的政治統治,造就了不同的國家認同。簡而言之,國家認同的概念要在民族國家出現後才被掌權者或試圖掌權者形塑出,漢人移民對中國的政治認同在日本殖民者登陸台灣,台灣民主國抵抗失敗後宣告結束,由此開始,台灣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對台灣的漢人而言,日本並非只是一個族群,而是一個國家,再者,日本殖民當局也灌輸台灣漢人有別於中國人的台灣人意識。1949年後,無形中的台灣人意識在動員戡亂時期國府的統治下暗自的被強化,國府的政治觀念強行的輸入至台灣人頭上,台灣人意識相對來說不減反增,因為現代化的國民意識早在日本殖民時期已經紮根。對國府統治階層的非台灣人不滿,進而擴大為對外省人不滿,更上綱到對中華民國的不認同,也形成今天國家認同問題的盲點。

      回歸1996年總統直選的階段,當民眾行駛投票權時,中華民國的法律正當性其實已經穩固,自此,國家認同問題多半是選舉搶票的話題,但仔細一想,倘若選舉議題要與國家認同與否掛鉤,那麼選舉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另外,1949年來台的外省人民在憲法的保障下變成弱勢的一群(全民普選),看似好像是時代推進的產物,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外省人民在非全民普選的階段已處在弱勢邊緣。外省人民弱勢族群的既定印象其實近年來也正逐漸的轉變,由於土著化的影響,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代都在台灣生存或出生,族群的分化與國家認同的衝突不再強烈,考核執政者的主觀意識也不以族群左右,反而是如何做好社會多元文化保留與再造才是吸引的關鍵之一。台灣往後不單只有四大族群,我們過去忽略了馬祖的閩東文化,以及佔大多數的東南亞籍配偶形成的東南亞文化,進一步思考,台灣社會能否持續以個別的族群利益來面對問題,倘若是,那麼以族群引導的政治進步空間仍有限。

  

 

 

 

 

                                               

 陸佩玲---暴動歷史. 族群關係與政治變遷:印度尼西亞歷史上的政權轉移與反華暴動 

 

 

 印度尼西亞(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曾經有過三種不同的體制-殖民政治、極權政治以及共和政治。以政治的歷史軌跡來看,印尼經歷過四次的政權轉移,分別是自西元1942年到1945年期間被日本佔領,再從西元1945年到1949年的獨立革命,以及西元1965年到1967年這之間的「九三零事變與素哈托下台(或稱五月事變1998)。由政治演進的過程中發現,印尼經過一段長時間失去法治和社會秩序的控制,到目前為止仍未實現和平程序的政權更替。

        人口的數量讓印尼擠身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國,民族種類不在少數。其中,華人佔印尼總人數不低的比例,初步估計是七百萬到八百萬,特別聚集在首都-雅加達。但是,多數的華人被視為「整合程度」不夠的一群,從這字句之中可以透露出,華人在印尼的社會地位是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由於華人在經濟方面掌握足夠的資源,卻是屬於少數族群,因此在政治上,容易遭受到排擠、打壓,例如:禁止華裔參政、參軍、限制華裔進大學、華裔要放棄華文姓名、用印尼文改名換姓、關閉華文學校,要學習中文的話,只能在家裏偷偷自習或者在政治場上,成為鬥爭的犧牲品、以及戰爭時被炮火波及、或被視為舊勢力的附庸而受到殃及等等。

        在印尼發生的暴動有其特殊性,由於印尼的暴動不容易分類,因此以印尼語的詞彙,統稱為「SARA暴動」,是有關於國家、社會、族群、宗教及人權等具體問題的重要面向。針對印尼在現代史上動亂頻繁的時期,暴動的發生與所處時代的矛盾有其相關性。再者,華人雖然並非國家體制屢次衝突的主要對象,但是「反華」暴動卻是在多次的動亂中,佔有相當大的成份。在這些動亂之中,華人最大的損失主要在財務產業上,如果和發生在蒲布彌原住民)的動亂相較之下,人員方面的傷亡比例反而較小。而在西元1998年暴動之後,政治情勢有了些改變,華裔的印尼人已經可以參與國家層級的政治,而且顯然可以參與地區和地方的政治選舉,這暗示了政府對華裔印尼人的政策鬆綁。

 

 


王琳 閱讀心得 ---When God Walks in History 20111019

  

◎Religious nationalism: 宗教國家/民族主義

我覺得這個詞很有意思,我自己把它定義為「以宗教為效忠對象的國家認同」,在此所認同的不再是有實質版圖的國家,而是信仰中的國家版圖,並且超越國界的限制、跨越人種與性別的差異,只要擁有同一個信仰、對相同的目標效忠,就是同個國家的人。拿基督教來說,基督徒所效忠的國家就是「天國」,而基督徒的王就是「上帝」。我想過以一個新的詞「Christianality」來對比nationality,以形容基督徒這樣的身分,或許也是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Religion is not just a doctrine, a set of myths; it is an institutional space according to whose logic religious nationalists wish to remark the world. (p.303)

宗教不只是一個充滿教義、神話之地;宗教是有制度的,並且以制度和邏輯的方式來建立一套重新看見世界的方法。

宗教的存在是個很奇妙的議題,有規模的宗教大都包含了心理治療、學校、醫院、法庭、慈善事業等功能,看似個綜合的療癒中心,但如果宗教只具有這些制度下的社會功能,那宗教的存在就沒有真正的意義,因為隨便一個機構都可以輕易地取代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所以宗教在與社會上各機構的競爭中,還能夠生存並且擴張其宗教版圖,一定有其獨特且不可取代性。

 

◎宗教是homologous world(相呼應的世界),也是 civil center。

 

Religious offers an alternative realm of achievement, of self-discipline and striving, to that of occupational position of material wealth.(p.311)

宗教提供了一個替代的方法可以在某個範圍內有所成就,透過自律與奮鬥,來達成生涯上的成就或是物質上有形的富有。

宗教具有不可否認的社會功能,但在宗教的範疇內,提供社會的功能僅是為了成就傳教目標的過程,或是工具,但有形的功能總是較容易被看到,因此宗教常常被看到其功能性。

 

Religion is perhaps the only language available in which ordinary people can reach the public sphere.(p.311)

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宗教可能是唯一他們能夠接觸到的部分。

在此或許可以說,若要說宗教某部分的功能優於其他社會機構,可能是在於宗教總能用最平實的語言來貼近一般大眾,以宗教情懷來看待社會底層的人群,因此宗教在社會中各個不同階層裡的影響與彼此交流之後,所展現的各種現象,也可以當成研究的議題。

 

The religious nationalist movements not onl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welfare state to their members, but its services are offered and consumed as a condition of and within a context of community, unlike the distant, bureaucratic, and often officious state. (p.311)

宗教不只提供替代性的社會功能,也提供了一個具有脈絡的社會組織,且異於疏離感強的官僚政治環境。

 

◎閱讀心得:

大略看完本篇文章之後,作者比較了社會的制度與宗教所建立起的一套制度,以及雙方的社會功能,最後作者也用了一大段在說明基督教(單指基督新教)在西方社會上的角色,並且提到了「非西方世界的宗教是否為現代化的倒退」這個問題,並提出小結:”Nationalism is understood as a cultural form particular to the Christian West, indeed one requiring an abrogation of the existent non-Christian religious bases of governmental authority, such as sharia, or Islamic law. ”(p.316)

對我來說,之後的宗教研究相關議題也要多多學習像這樣的理論分析,學習用客觀的角度分析我所要探討的議題。

 

 

康進閱讀心得「原住民自治的理論與實踐:以排灣族為例之探討及策略規劃」

  1. 本文一開始即談及原住民自治運動的起縁在光復初期「台灣蓬萊民族解族運動」三大訴求是反滅族、反同化、要自治。
  2. 我個人覺得五十年代有此雄心很不簡單,這可是冒生命去拼的事
  3. 原住民自治運動的大進展則在阿扁時代,但十一年過去,自治法案仍躺在立法院沒人理會
  4. 自治區體制涉及的層面太廣,能不能或說行不行建構自治區政府我想問題也頗大
  5. 文中提及所謂民族自治就是民族事民族管、地方事地方管、自己決定民族的未來發展,也提出世界上的許多自治區模式,主要分為政治自治和行政自治兩類
  6. 政治自治在台灣不可行,但行政自治又該放在哪一個域呢?
  7. 若民族自治不分區域,怎個管理法我也挺好奇的
  8. 文中認為該維特現行體制,但又建議原住民族自治體制由中央至鄉分三層級,我認為55個山地及平地原住民族要分而治之,難度太大了。
  9. 細看自治區的權限事實上是另大家有慮的事,比方說法院法律警察權等拿不拿呢?能力及不及也是個問題。

10.  文中雖以排灣族為代表來說明,可惜我看不出排灣族在全文中的特點--為何以他們為代表來說明,而且全文仍是以全原住民族為主體。

11.  文中我注意到作者對土地權是否該歸還原住民族的議題下了功課,只是漢民族會答應嗎?這是個大挑戰。

12.  專業人材不足也是原住民族面臨的困境,自治也要有人來維特才行。

13.  我想在現行體制下完善原住民族的各項工作比成立自治區行政來得更好。


 

林彥瑜  〈國/族認同與建構─平埔西拉亞族裔觀點〉讀後感

會閱讀這篇,是因為我看這題目第一眼的印象,誤為是要平埔族建國,所以選擇這篇閱讀。在看完前言時,我就發現我錯了,因為這篇是要以平埔族後裔為觀點談「台灣的國族意識」。

 

這是個很有趣的議題。

 

先不看文章,先想想「平埔族」再來回想題目。就大家所知的,平埔族為平地原住民族群,但是在通婚融合下,「純」平埔族已難見。那這樣的族群到底對「族群」又有什麼看法呢?我想,這就是本文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作者謝若蘭教授選擇了人數最多,也最為人知的西拉雅族為例子。

再說明前,作者先將幾個要談論到的名詞定義解釋清楚,之後的文章都是依他整理歸納出的定義去寫。

 

作者先談論到「族群」的概念,並把台灣族群的概念分成三階段,並說明台灣目前還是以「血緣」作為族群認定的依據。足了血緣外,作者還提出「主觀/客觀」的概念。為了要解釋清楚要表達的概念,作者舉了三本小說來說明台灣的族群概念看法,以及族群多重同的難題及可行性。

再來,由於本來平埔族與漢人通婚時間較久,現今台灣人身上多少即有平埔族之血,故「平埔族」本來不被人知,更毋論為原住民一族,故作者將「番/漢」的相關文獻列出。

 

最後作者終於提到為什麼他要寫這篇文章,他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將「平埔族」特別強化、突出,因為平埔族已經是「台灣人」的一部分,但是他們的「身份」不可以忘記,國族和族群的概念,也是這樣。

 

我個人是認為,平埔族可以「正名」,但就像文章中所言,要將它變成真正的原住民一族有些困難,因為我認為他們已經是「台灣人」血統的一部分,很多人身上都有其特徵,許多大陸來台第七代第十五代,身上都可能有平埔族血統,真要嚴格界定的話,只會造成更多的麻煩。我認為已經「融合」的,就讓他繼續「融合」下去,不用特別強調,但是也絕不能忘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康進的上課筆記

 

  1. 西方語言學以說話來辨識
  2. 中文的各方言歸為一語言家庭
  3. 但台灣有人認為國語和台語是兩種不同語言
  4. 語言的使用使語言的地位改變,可能受政治、種族、宗教等因素
  5. 用會多少種語言就是那種人的觀點不被人接受
  6. 無論何種方言都能在同一種書面語來理解
  7. 時代其實決定了語言的前途,太意識反而限制了發展,民視的節目字幕也用國語讓人理解
  8. 台語運動者不把其他語言使用者放在眼裡,少了尊重
  9. 香港的文字在學校內會被指正,語言永遠不會保持公平

10.  語言學家都認為語言都應該被保存,但現實無法達成

11.  日據時期的國語運動出現在30年代,華語是不存在的,客家離開村莊後也說台語

12.  因政治、時代關係,台灣國語由日語變華語,是政治的、正式的語言,代價到現在還被討論

13.  保持傳統或隨時代改變是兩種論調

14.  台語在現實上很難書面語化,音節的變化太大

15.  這段期間要快點寫出論文大綱,同學也開始提出心得……

16.  印度人和華人皆是國際社會注目的焦點,各有千秋、特點

17.  武俠小說在泰國流行至今,泰文版的中華文化傳播在通俗資訊中發展開來

18.  討論個人是否可成為群體的特徵一定要有一點時間的距離

19.  方言群研究在現代網絡的關係可多去發拓

20.  平埔族是被漢化較深的族群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活動通告:2011香港學者邀訪來臺研討會

 

台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主辦

2011香港學者邀訪來臺研討會—

從臺灣新情勢談政策走向:兩岸四地移動與交流

時間:2011年10月22日上午0900~1200

地點:校本部 正204 教室

主持人:楊聰榮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