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Wong Kong Chin 12 years, 3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Topic

 

05.族群族裔認同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雅寧   昀曄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各位同學,請各位提早選擇要讀的文章,並及早貼文。

 

 

 


袁慧敏: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R.J.Coughlin的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

 

文章摘要與問題

1.雙認同理論:1960年代後,在西化下,東南亞華人是中間型,心理上認同中國也同時認同居留()地,族群的形象不變=>但並不適用於西化的起始地歐美地區,是與移居地的國力強弱有關嗎?二戰後聯合國的版圖出現,但居主導地位是視為強權的歐美國家,其文化也容易被求強盛的民族所認同,歐美華人被同化的狀況比較大,反觀移居到東南亞的華人,由於新興的國家力量相對較弱,華人也自視為上者故被同化的情況少,甚至是要被強迫同化的對象,但若非因出自欣慕,在華人內心深處的中國情結依舊會存在。

2.作者認為要將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分開看待

3.1949年後外國學者進入中國研究人類學與社會學困難故轉向台灣與東南亞華人多的地區研究,提出該地華人對新中國的認同情況如何?=>這同當地政府與新中國政府的外交關係良好與否有關,因為影響所及是華人接受紅色教育人數的數量,另外,就回到上述的雙重理論,在西化下,華人不受共產主義的影響,自此對居住在中國的中國人與中國政府界定出明顯與之不同的意識->我們是東南亞華人,是中國人但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少部分例外)

4.作者是2006年交稿可以比照其所推測的發展方向愈2011年是否一致

5.特定族群的文化認同會影響到其在政治上的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與整合結果

6.針對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地的社會比較異同:三地的共通點=>皆為英國殖民地,但英國的戰爭對象不同,所以在英國殖民前當地中國人的文化與社會有差異,英國殖民後與日後的亞洲的發展,特別是二戰後的亞洲局勢演變有連帶影響(香港依舊是英屬香港直到1997年回歸為分界點;新加坡自馬來亞獨立也是近現代的事,故我們要理解新加坡人中的華人在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上與馬來西亞人中的華人理應也有所區分)

7.香港人有將自身定位於東南亞的一區嗎?

8.作者開宗明義的正文便將認同後面影發的效應解釋成為負面的(問題)

9.華人的定義:他人看你是華人,自己看本身是華人,同時日常生活說華語、行中國文化習俗、父母來自中國但卻未指出血統上是漢人(引發思考問題:1421年及其後鄭和七下西洋,據傳有明代船員滯留在印尼三寶壟地區,滯留的船員可以確定為中國人但是否為漢族人要更深入理解,因鄭和本身是雲南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

10.對東南亞華人而言,當我們以該名詞稱呼他們時候,我們基於對他們一定程度的認識,其實已經將涵化的觀念套在他們身上,而非完全被吸收的同化,進一步要討論的是意識問題,即便血統純正尚未與東南亞的當地民族通婚的華人後代,他們不諳華語、行為模式中的中國文化也不存在,但他們有身為Chinese的意識,而生活圈中也是以如此的符號被標誌著。

11.華人人口比例、族群關係和諧度、共產中國政府是否介入、當地國的國情穩定度,影響當地國的族群政策。

12.作者認為華人的文化與國家認同隨著大環境變遷,以二戰做分水嶺,在看世界的角度改變之下,建立新的教育觀,在求安身立命之下,跟隨著當地政府的政策

13.非土生印尼華人移民至台後的認同現象之一:1955年代前後出生的第二代印尼華人兒童,以一般普通藍領家庭而言,新中國已建立,父母認同新中國,也給孩子受紅色教育,但受到華校全面關閉之下,孩子為生活方便不受政府阻礙轉而入印尼籍,進入印尼華人學校學習印尼文(讓自己不但會聽說也會讀寫,這在後來出生的第三代華人已全面使用印尼文及接受印尼教育有差異,對第二代而言,他們不但有中國意識更能說日常生活簡單華語並行中國文化的傳統模式,這在第三代是比較看不見的),這一階層的孩子在讀到高中畢業後(1965年前後),謀生相對困難,中國大陸未開放,部分便轉進中華民國台灣求學或通婚,時至今日,他們認為的家在印尼而非中國大陸,又因為在青壯年時期生活在台灣,故對台灣的國家認同遠高於對印尼的國家認同,但值得玩味的之處在於,以通婚為例,當喪偶後,女性選擇回印尼的機率很高,我們推測出一個可能性:台灣基層人民對東南亞華人產生歧視,東南亞華人在台灣社會受不到尊重與平等的待遇,以至於對台灣的認同在家庭不健全之下消失速度很快。對中國社會的不熟悉或是台灣社會的灰心,事實上加速了東南亞華人對當地政府的認同。


陸佩玲:閱讀心得---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

 

台灣擁有許多族群,主要是由四大類別所組成—福佬客家原住民與外省人每一族的觀念並非同時一致,存在著不同的性質特色文化語言生活習慣等

外在特徵、基因或自我認同的意識形態來福佬客家與外省人都隸屬漢人而台灣原住民種族上趨近於馬來因此台灣這塊地域上,就存有漢人與台灣原住民差異

1930 年代初有一位客家研究者羅香林他對客家人抱持的觀念,是「客家非漢族說」或「客家是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混血種說」,這種想法實為他進行客家學研究的主因。然而這些對客家人血統上的看法,被視為是種污名化,而地點主要是發生在廣東。因此在客家語與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Hakka),意思是客戶

台灣客家是台灣原漢關係中的漢人自然在文化類屬上是歸結到漢人文化的範圍。因此台灣客家的文化類屬並非單一扁平的而是漢人本島人本省人的歷史沉積所形成,故在說明客家文化特色時,自然是包這些屬性在內。其實在族群分類之中,「語言」也是一種主要的區別方法,因為在東南亞華人的社會,每一國家、甚至是每一個地域,會存語言上的歧異性廣東福建潮州客家海南等等。因此語言的差別,後來也慢慢變成族群分類的範疇。

 


 

王琳 閱讀心得 ---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 20111010

 

◎台灣本地經營者傾向訴諸時尚品味,模糊特定族裔文化指涉;東南亞移民店家傾向強調族裔語言,以提供實用資訊為主,但也有同時顯示其「族裔經濟」與「文化經濟」的狀態;東南亞華人則兼納雙方特性。

 

◎己異化(self-othering):將自身異國風味化的形象塑造。

 

◎食物和語言同為越籍配偶最鮮明的「文化邊界標誌」

 

我們選擇或習慣吃什麼食物,往往意味了我們是什麼人。當我在英國時,一開始我會選擇當地的Chinese take away,但最後卻因為口味不同而寧願選擇自己花時間烹調食物,而大部分食物都是在台灣時常吃的家常菜,而非嘗試烹調英式食物;即使在家吃西方食物時,亦覺得筷子比刀叉要來得容易用,因此常常以筷子來食用西方食物,即使在他族裔面前,我仍然我行我素;又對比到幾年前在他族裔面前用筷子吃泡麵卻被投以異樣眼光,當時得我告訴自己以後儘量避免在特定他族裔面前表現出自身的「華人行為」。我試想,若這牽涉到個人的族裔認同,那我當時在他族裔面前所進行的這些行為的轉變,或許潛意識中從起初想要融入該全體的心理,轉變為對自身族裔認同的強調與肯定態度,這樣的轉變也反應了在不同環境下的態度轉變。

 

◎族裔經濟(ethnic economy)、文化經濟(cultural economy):族裔經濟概念聚焦於少數族裔或分主流的移民,文化經濟則偏向以資本積累的文化策略,但這兩種其實往往相互重疊。

 

◎依營業對象與目標消費族群來開業、取店名、並決定其營業方式,本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在不同的功能下為社會所提供的功能與觀感也不同,各式飲食店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照顧到營業者的經濟、一方面又可以提供移民族群或是外來族群的聚集點,若以正面思考,此現象乃是飲食店的另一社會功能:可以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商店內的裝潢擺設也透露出其國族認同,牆上掛設該國領導人玉照或是國旗等可清楚識別的符號,除了暗示「道地的口味」,也營造出該店為一「異地中的故鄉」的氣氛,更有甚者,這樣的店家更是含有「民族使館」、「國族圈地」的象徵,是一個故鄉的感覺、安全的避難所。

 

◎對於台灣本地人的「異國文化」美食,對於移民族群來說是「道地的家鄉美食」,更是一種思念故鄉的方式與建立其異鄉的人際社會網路之地,在某部分來說,與海外的華人商店所具備的功能相似,一來營利為生、二來為其同鄉建立與家鄉的連結,在提供食用的本地資訊之外,也提供了情感的連結點。但台灣人眼中所謂的「異國美食」往往建立在精緻的包裝與專業的行銷手法之下,而對於海外華人所開的店,台灣人通常對該店的氣氛抱著一知半解的心態前往嘗鮮,卻大都對「族裔經濟」的店家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是台灣人不了解的恐懼使然嗎?亦或是太過鮮明的國族界線阻止了本地人的腳步?


昀曄閱讀心得--臺灣族群意識的新思維

 

    臺灣族群融合已數十年,不論是河洛語族群、客家語族群、原住民語族群、北京語族群等也互相通婚、結親成為一家人,加上近年來外籍配偶等新族群,一開始,我個人認為,或許,族群問題不一定如此的嚴重。然而,隨著黨禁、報禁等開放,加上人民的意識也逐漸高漲,諸如此類的問題,就不斷攀升。此外,從只能講國語的運動、對特殊族群的「歧視」,雖然說著臺灣族群融合,但卻看到存在非常嚴重的「階級」問題。

    國民黨統治臺灣初期,蔣介石實施戒嚴威權統治,為鞏固其權力,軍公教人員幾乎以「北京語族群」為主,尤其是政府官員、國營事業主管等,久而久之慢慢形成北京語族群看不起河洛語族群、客家語族群,更別說是原住民語族群。服務於軍公教等單位之北京語族群,還享有特殊的權利與福利。然而這些享有特權的北京語族群並非代表全部的北京語族群,只是少數一部分,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種新的階級意識,慢慢地階級問題就會產生。這種階級意識的現象逐漸往各領域傳遞,富人看不起窮人;留學國外的碩博士看不起本土畢業的;白領行業看不起藍領行業;自認為高尚行業的人看不起其它行業的人......。或許,真正存在臺灣的不是種族、族群問題,而是階級問題。

 


 

林彥瑜   讀〈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讀後心得

    眾所皆知,在台灣的新移民越來越多了,無論是嫁過來的女性,或是隨老婆在台定居的男性,都是屬於新移民的一份子。這些台灣組成成員,近年來被大家廣為所知之因,便是因其子女之教育問題,本文作者何福田先生便是專文要討論這一問題。

    在這裡要先提出一點,作者不稱呼這些新台灣組成成員為「新移民」而是給予他們「新族群」這個新名詞來稱呼他們。文章一開始,何福田先生便先解釋「新族群」是什麼意思,再來便來說明為什麼今天他要討論「為新族群建構教育願景」的原因,這也是近來新聞常觀注之焦點──新住民之子女之教育問題。對於這個議題,作者提出四個提議要解決這問題:1.教育國人正確接納「外籍配偶」。2.教育國人真心協助「外籍配偶」。3.給「外籍配偶」本身的教育。4.如何教育「外籍配偶」之子女。作者希望藉由這四個方法,來解決「新族群」教育的問題。

    這是個很好的議題,也是為促進族群與社會安定一個很棒的構想,因為目前在社會上普遍對於「新移民」和其子女有些偏見,會認定其在學習或是行為上有不好之問題,故會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們。這也造成新族群及其子女對自己本身有種「自卑感」,使得學習成就或是其他一些事項都有「惡性循環」之情況。因此,我對於作者提出的前三點的論點感到十分贊同,要把這些都解決,才能造就使最後一點的教育能更順利進行。我家本身就有很親的親人是「新台灣之子」,所以對於學習、生活上的「特殊關愛」一事很了解,我的表弟就是因為這個情況,在學校常會引起一些注目,他自己也因為一些事情導致他在學習、生活上感到自卑,使得他的學習成就不高,即使是我們這些親人都積極地鼓勵他,他最後他選擇放棄升學之路──唯一慶幸地,是他選了一條他有興趣的謀生之路,希望他之後能順利地繼續他的人生之路。會提我家之例,是因為我家是高雄美濃,一個新住民女性及其子女比例甚高的地方(南洋姐妹會的發源地即在這裡),連這裡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想見在台灣其他地方的情況應該也不是很好。這也是為什麼我認同作者他提出的論點。

    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看法想提出來,就是這情況是在哪個國家都可能發生的事情,並不單單只發生在台灣,只是程度大小不同。很多國家的居民都對於「外來者」都有些「排斥感」,即使是號稱「大融爐」的美國,對於非裔西裔及亞裔移民者都會有排斥感,使得那國家內的「新住民」也會有適應上、學習上之困難。這些情況每個國家都有,只是國家住民對新住民的反應的強弱不一罷了。所以在看到台灣新住民問題時,也可以想想,這到底是台灣人的眼界太小,容不下別的人民?還是因為只是台灣還沒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或許是在思考新住民教育和生活議題時,可以再多思考的方向。

 

何庭仙 : 閱讀心得—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

  • 族群不會單獨存在一個群題會產生群題意識必然是同時存在我群與他群的關念
  • 同樣是客家的類屬在不同的社會中有不同的分類結構,範疇的邊界都是要放在當時的分類結構中去理解。
  • 臺灣的主要分類是省籍分類,即本省人與外省人。因此臺灣客家的文化類屬不是單一而扁平的,而是漢人本島人本省人的歷史沉積因此在說明客家文化特色時自然是包念這些屬性在內
  • 在潮汕地區,客家人所面對的主要關係是與潮州人的關係,因此產生潮州人與客家人界限模糊的 “潮梅現象”除了地域上的不同以外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分類的理論再來進行臺灣分類結構的比較分析
  • 族群分類理論是有 “種族理論” 這種分類法的特色是條理的分類與標準的命名將所有的生物根據其生物特性加以分類。種族理論之外最強而有力的分類理論是 “語族理論”語族的差異也會形成族群差異的分類標準即是以語言的分類開始漸漸便成族群分類的範疇而東南亞華人社會所區分的幫或方言群也是有的區分開始廣東褔建潮州客家海南其實語言的區分是主要的區分。最後一種族群理論是 “籍貫理論”中國傳統對於人群的分類,在分析上常常為人所忽略卻是過去人群分類的主要依據
  • 臺灣客家人的認同戰前幾乎是看不到有 “客家”一詞的記載臺灣使用客家一詞是在廣東及海外華人與起客家認同之後才開始用
  • 客家認同意識事後來才發展出來的在不同地區經歷不同的族群關係而變化生成

 

 

 

康進的閱讀心得:「從族群關係史看台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20111002

  1. 作者一開始即陳述我們常會把族群關係均質化,呈現一種扁平的印象,事實不然,在討論沙巴族裔結構時要重點闡述不均發展的歷史面貎;
  2. 「一個群體產生群體意識,必然是同時存在我群與他群的觀念」,孤立地談一個群體必然存在時空的錯位,也許就會出現說也說不清的問題;
  3. 作者舉出孫中山、李光耀、李嘉誠等人的客家類屬確實有趣,誇大了類屬就無意義,而且也變成了笑話;
  4. 潮汕地區的「潮梅現象」是什麽現象?
  5. 族群分類的理論由生物學發展而來,我得搞清林奈原則(Linnaean principles),標準命名和條理分類是特色;強調以科學性的界定測量「人種」的差異,雖然找出差異的目的是什麽?以色例國民的人種就是五顏六色,只要證明有以色例血統就能成為國民;
  6. 另一種「語族理論」(Linguistic theory of classification)也很有意思,由歷史語言學與比較學的發展而來;
  7. 漢族的定義也是多元化,多以地方(籍貫)分類,族群特性並不能孤立存在,但方言群的群體日益模糊,再把他們「分」出來,目前看起來越來越沒意義。
  8. 「與他者的關係」一直是討論族群相關不可忽略的主題,海華焦點亦然,只討論華人總看不清全貎。
  9. 「客家」一詞的「客」也可呈現多樣化的面貎,是土是客會和時空會有交集,回到台灣的原點,筆者認為仍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議題,有點自找麻煩之感。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王琳【上課筆記】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

族群的分類是相對的概念。

同化VS多元主義。

涵化VS同化:拿印尼為例,印尼華人用印尼名字,採「同化政策」;泰國則採較「自然」的方法,是為「涵化」。也就是說一個較強硬、一個以懷柔的方法,但是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化解族群間的不同點。

解釋資料,千萬不要「簡單地、單純地」解釋表格或問題。

提到「泰國」,台灣人會把整個泰國一概性地說,但是泰國仍有區域性差別。

泰國沒有跨國婚姻的仲介制度,所以跨國婚姻大都先戀愛一陣子才結婚,而泰國人嫁到台灣的男女性別比例相較於越南之下較平均。

 

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

族群特性研究,可以從表現出來的文化來做研究,不一定做族群研究的人,就一定要直接針對族群文化來做研究。如:客家食物如何轉變為山林美食=休閒文化;外省文化如何變成「眷村菜」。但不是每一種文化都有飲食文化的表現:泰國有很多少數民族,卻不見得有少數民族的特色餐廳;但台灣有類似原住民文化為號召的餐廳。

想想看有沒有間接的文化行為可以拿來論述我想要做的主題?

全球化現象下,形成「台菜文化」:永和豆漿、珍珠奶茶等藉由台商或是台灣移民而轉移到國外,因此,全球化、移民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倫敦的珍珠奶茶店:對內的還是對外的文化?對內。因為大都是華人前往購買。

補考察:中和緬甸街。

中和緬甸街為台北市區少數長期存在的異質空間,但可惜的是,身為亞洲大都會,應該有更多異質文化的空間,但事實上卻寥寥可數。

◎瓦城餐廳=泰式料理,並成功進入台灣飲食主流,在各大購物中心都有分店。但是時尚瓦城是緬甸的第二大城,也是華人聚集的地方。瓦城餐廳菜色類似本地的雲南菜,但是要理解這樣的議題,就要了解泰緬華人到台灣的歷史背景及種種觀察研究。台灣相關研究很少。

 

其他討論

◎新移民議題:

。問:ABC或是BBC可不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族群?基本上除了血緣外都不是台灣人,因為不同原因回台,在台灣的適應不良等等狀態,如何融入台灣社會而不再被劃分為ABC、BBC等刻板印象而影響其融入台灣社會的過程。

。楊老師:基本上ABC是一個族群沒錯,也是移民造成的結果,但是ABC(通常為美國長大的孩子)挾帶著優勢文化到台灣,與我們正在討論的新移民處境有點不同。

 

 

康進上課筆記

 

  1. 生活上各族間會受到彼此影響
  2. 台灣各族群間的通婚會隨時間的流逝漸漸模糊
  3. 研究外籍配偶少提及泰國,泰國多為台籍男性在泰國自由戀愛過來
  4. 飲食和族群文化不可分,移動多則國際能見度高,世界對你的認識也高
  5. 英國的珠珍奶茶店不見得受英國人喜歡,如文化分享中的我們他們的生活經驗無法交集時可能會造成誤會或誤解
  6. 台灣的異文化不足,不像大都會所有
  7. 瓦城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這間泰式美食的由來和歌手高明俊有關
  8. 緬甸和台灣的近代關係是那麽近又那麽遠
  9. 每個人皆會因自己的經驗看待別人或別國的種族問題,當下反無法看清自己的困境

10.  第七週發表三篇題目大綱和構想,第八週交,以族群為主軸去發想

11.  印尼華人研究的量非常少,教會組織脈絡應可成為研究的對象,他們自成一格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活動公告:《漂泊‧落地‧生根─張志群》 紀錄片首映會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4樓 (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25號4樓 偉成大樓)

 時間:2011年10月8日(六) 下午2:00 (免費入場)

 

 這是一部動人的紀錄片,紀錄一名自由戰士尋找自由的故事。

 他是張志群,來自中國。

15歲的張志群曾懷抱必死的決心,把生命投入中國抗日戰爭的烽火。 
那時共產黨高舉抗日與民主大旗,吸引無數有理想和勇氣的青年, 
走上尋找自由之路,張志群是其中之一。

抗日戰爭結束後,共產黨趕走專制腐敗的國民黨, 
背叛向人民許諾過的自由民主,締造更加集權恐怖的共產帝國。

1949年張志群來到台灣,為了謀生從商,內心強烈渴望「祖國」解放寶島 
從未謀面的單線領導人金堯如,因白色恐怖熾烈而撤離台灣。 
張志群從此失去同共產黨的關係,重獲選擇的自由。

他跨出一生中重要的一步,選擇了同台灣人民一道,尋找台灣通向自由之路。

他參加終結白色恐怖統治的自由民主運動,把台灣推進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滾滾洪流,實現了從外來政權到自由之國的制度轉型。

影片告訴我們,在台灣走向自由的漫漫長途之中,張志群已從昔日的共產主義信徒,蛻變為自由的台灣人。

自由之路沒有盡頭,面對環伺我們的自由之敵,一切可能得而復失。

自由的戰士需要理想、勇氣與智慧:「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影片簡介:http://www.youtube.com/watch?v=yA21u_1_L6Q 

(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hi-on.org.tw/ad/20110927.html )

 

(((王琳幫惠敏轉貼)))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