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庭仙  素慧

 

楊聰榮:庭仙,請你先試試看,請你在課前發表的地方留言,請大家早日先決定想要讀的文章,如果有須要協調的部分,你就出面協調一下,務請讓每週的文章比較平均,討論比較順暢。如果有問題請素慧姐幫忙。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1. 各位同學, 所有選課及旁聽同學的帳號都已經授權了,請各位趕快出來現身。如果沒有動作者,會特別加以輔導。

2. 王琳已經上線進來了,其他還未在此現身的朋友,請加緊腳步。

 

 

王康進閱讀心得:「台灣當前族群認同比較分析」20110926

 

1.作者一開始就說明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但不瞭解為何突兀的說明二二八事件以後朝向族群融合平等的目標,後文也未再提及;

2.作者就廣義把台灣社會分類為四大族群,除原住民外再加閩南、客家、外省人,但分類困難重重;

3.作者認為目前臺灣族群分類多訴求於主觀分類,但傳統族群分類與認同機制仍清晰浮現,可是若是主觀分類為主,那傳統族群分類就成了「有需要」時才出現的名詞;

4.筆者認為作者其實也說不清另三大族群的分界點,以原住民族群為例,若可把八、九種不同族裔的原住民統稱「原住民」類,那同是「漢族」又為何分成三大族群呢?

5.筆者較贊同老師所說,不論你願不願意,離開台灣國土,大家都認為你是「華人」;

6.內婚或外婚的分類更是創意,地域才是所謂內婚的主要因素,自由戀愛的台灣人相信「感覺對了」應該比相信「族群身份」來得多。

 

 


 

何庭仙 60080059I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這篇文章在談到說臺灣社會是有好多族群組成尤其是 “四大族群”有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當前臺灣社會的族群認同與分類並比較族群通婚的產出結果族群在社經地位與人口行為上的差異及對於婚姻生育觀念的影響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父母世代的內外婚經驗,分析子女世代的族群婚配模式具有強烈關連臺灣社會的族群關係正在快速演變群外婚日益盛

其實我看了這篇文章 之後我也不太知道說到底在比較分析哪一個關點不過我就把我看得懂的部分寫下去

 

 


 

陸佩玲  閱讀心得---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陸佩玲

閱讀心得---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在台灣是有很多族群,而有不同時期遷入移民構成。由四大族群組成;原主民、閩南人、客家人與外省人。對於四大族群的分類,只有原主民族群界定,其他三個族群只是社會定義的模糊群體概念。因此,從這邊角度來看,可以說是,每一族群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所以族群分類可以依據客觀的基礎和採用主觀界定方式,主要就是主觀的族群認同,就是目前台灣的族群分類基礎。 

        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分成三種狀況比較分析 : 族群分類、族群認同與族群通婚。以上有提到台灣社會的族群分類,以下筆者要提到內政部在九十一年舉辦之國民生活狀況調查資料。當前台灣社會族群組成與族群認同模式,根據內政部資料來看,台灣族群人口中最多是閩南人約76.9% 最低是原住民族約1.4%。雖然原住民族在台灣的歷史地位是最早來的,但也不算是台灣族群最多人口的意思。也就是說,其中的閩南人是絕對的優勢多數,而原住民則是極少數的弱勢族群。這些的差異不只是次群體差異,甚至是社經地位的差異。除了有族群分佈按人口表之外,還有按年齡分、父親與母親的族群分、族群認同的機率、等等。族群的社經地位與人口行為差異,諸如 : 父母親族群內外昏狀況、族群的教育、等等。 

        筆者看完表格之後,認為臺灣社會的族群快速演變,最明顯的是族群外昏比內昏多,而新移民究竟是要分別融入嫁娶配偶的族群。除了端賴非新近移民四個族群接受的意願,還要看來自不同國度。 

 

在內容中我有點問題 :
1.
台灣是個移民國家還是一個墾殖的社會?
2.
台灣是有很多族群,那可以說台灣建構成為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嗎?

 


 

 

蔡昀曄 閱讀心得 --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在台灣,「族群」這二個字令人聯想到的似乎只有衝突,沒有和諧、妥協與融合。台灣的四大族群名稱一直到解嚴後才出現。沊在發展上,台灣社會中具有多重族群 文化的特色,族群的分類可以依來台的先後順序,區分為原住民、沝閩南人、客家人、 外省人沀四個族群。 然而台灣的族群 只有衝突,沒有融合的情況嗎?或者實際上已經是高度融合,只是在政治層面上特別 強調衝突而已?過去,台灣的族群分別與差異在於「本省人」是相對於「外省人」,「原住民」則 是相對於「漢人」;從政治衝突性層面,則是「本省人」相對於「外省人」之間的嚴重 差異。也因此,若族群因素在整個社會運作層面,具有相當重大意義的。


 

 

王琳 閱讀心得---從福佬客談台灣族群分類結構 20111004

 

閱讀本篇文章之前,我思考了幾個問題,首先是有關於台灣所謂的「族群」。

 

台灣政客們以「族群」之名來分化、操縱民心,並藉由公共影響力來控制選票,進而藉由政治得到強大權力,也一步步地強化其政治勢力,卻也不肯對於「族群」這個好用的工具放手。

 

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常常在想:「相較於美國、歐洲等多元種族的國家,台灣真的有這麼嚴重的族群問題嗎?」或許種族與族群是不同的議題,但是族群所謂的差異性,相較於種族問題,似乎在人群的外表、語言差異、文化差異都要來得小,似乎經過秦始皇或是唐朝、元朝等等皇帝們的努力下,「華人」的概念早已逐漸形成,成為理想中具有一致性的「一個族群」。如此一來,在政客們努力喚起族群間的矛盾並且加以挑撥的手段下,學者們如何在族群對立的矛盾前提中,以專業的角度來促進各種族之間的和平共處及互相理解的心,來促進台灣的團結並創造在台灣這塊土地下的共同情感,才能對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進行有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的作為。

 

楊教授在文中提到「一個社會如果族群關係越和諧,願意承認自己具有兩種文化的人就會越多,而具有兩種族群文化的人越多,族群關係也就越寬鬆。」回應我上述所提到的議題,台灣社會現今呈現「分黑即白」的分類,希望各方學者能以更多正面的刺激來教育社會大眾多元種族族群、多元文化社會的正面獨特性。當我在英國時,曾在一個大都市的教會裡見證了多元種族及不同文化的融合景況:以英語為主來聚會的教會裡,不只充滿各色人種、各式語言及各種文化衝擊,教會裡跨族群通婚的情況也相當普遍,人人彷彿都變成「色盲」(引用康進兄的說法),因為大家只看得到彼此的需要、看不到彼此的膚色。希望台灣有一天也可以成為如此驕傲承認自己擁有不同文化、且喜歡這些不同文化的和諧社會。


 

昀曄 閱讀心得-從福佬客談台灣族群分類結構  20111004

 

    在臺灣的族群問題基本上指的是土生土長的臺灣本省人,以及1949年前後自大陸來臺灣所謂的外省人之間的摩擦。近年來,漸漸的感覺到被歧視的,是臺灣的外籍新娘和原住民。

    臺灣男子娶外籍新娘的情形逐漸增多。因為臺灣的適婚男女中,男性明顯多過女性,再加上隨著經濟發展,臺灣的女性漸漸經濟獨立、知識水平高、自主意識強,單身日子過得好,晚結婚或不願結婚,或結了婚卻不打算生孩子的,大有人在。於是臺灣不少社會基層男子,轉而向外覓妻,一些穿梭在東南亞地區的婚姻仲介所也應運而生,標榜著娶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娘,花費既少,對方又聽話、肯傳宗接代等,不斷串連起這種異國婚姻。

    "新臺灣之子",正是臺灣一個新興的現象。"新臺灣之子"泛指新移民所生的孩子,這些新移民包括了日漸增多的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與"新移民"成對比的,就是臺灣的"原住民"了,巧合的是,近來也遭到了歧視的待遇。從"原住民""新移民",也反映了臺灣的人口組成正在變動之中,半世紀前由於國民黨政府遷台而出現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而未來是否會有"新臺灣之子""舊臺灣之子"之別?都將牽動著臺灣的發展。 

 


 

袁慧敏:印度尼西亞歷史上的政權轉移與反華暴動

 

一般人對於印尼在1998年五月的排華暴動,都不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會發生如此殘暴的事?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華人普遍富裕,經濟條件較蒲布彌好。這看似是已成常規的答案,但仔細一想,華人富裕難道是原罪嗎?富裕真的是導致排華的主要原因嗎?倘若是如此,為何不是每天發生呢?

文章對排華暴動的原因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認為當印尼的政權轉移時才是暴動發生的導因,反華的行為充其量是它的側面結果。

 

印尼的政權轉移有四個時期:第一、日據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原來為荷蘭掌控的印尼,轉而被日本掌握,日本面對民族複雜的地區,採取認為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是挑撥離間法,一面鼓吹促使蒲布彌有自作主張的權利,應與荷人抵抗,在此基礎上,強化華人反日的印象,對照蒲布彌的親日,敵我立判。日人另一手維持華人的生活,確保物資與佔地經濟不受影響。第二、獨立戰爭時期:二戰結束後,蒲布彌爭取獨立,與荷蘭殖民當局爆發戰爭,採取當時荷蘭對抗日本的焦土手法,毀壞華人的商店試圖截斷物資,再此提出一個想法,就是學者所謂的中國人問題”-華人難以同化的現象在蒲布彌與荷蘭人作戰的過程中突顯了出來,也因此成為中下階層的蒲布彌看華人的態度。第三、1960年代的九三O事件:在冷戰時期,雖有號稱第三世界的國家存在,但在美蘇對立下,少有國家不選邊站,印尼為民主國家,所持的立場清楚,此時,以蘇哈托將軍為核心的政治集團顛覆了印尼建國之父的蘇加諾政權,原因在防止共產黨的滲透。中共為對東南亞地區共產思想輸出的領頭羊,華人雖實際涉入不多卻被視為是該被清查的對象,印尼政府如同蔣中正在上海實行清黨般在各地搜捕共黨成員,華人多數戒慎恐懼。第四、1990年代蘇哈托政權的新秩序後期:全球進入九O年代,是一個在長期穩定之下逐漸開始走向擺盪的時期,

亞洲金融風暴過後,印尼盾貶值,許多人生計受到困難,民眾特別檢視到公部門行政效率不彰、貪污腐敗的情況嚴重,進而走上街頭示威。雖然政治權力並非與華人有關係,但華人的經濟資助卻成為培養了政府貪腐的管道之一,反對富華變成理所當然。

 

從此處感受到印尼蒲布彌看待華人並非以外來入侵者的角度,而是認為華人是急欲被同化的群體,蒲布彌的矛盾處在於,一方面接受華人的優勢但假使與自身利益有衝突時,卻轉成站在對立面加以打擊。此外,印尼華人的華僑社團組織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醒了印尼社會華人的異質性。印尼政府其實十分善用這樣的異質性,以便從中獲取利益,位處中下階層的華人也好,蒲布彌也罷,彼此之間的暴亂大抵不過是政權轉移的聯繫帶。


林彥瑜  〈台灣族群的新思維〉讀後感

「人類安全」的概念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屬提出的概念,總共有六種。作者在本文一開始就提出說,最重要的人類安全,應該是人類「生存」的安全。作者說,台灣的族群問題很特別,沒有左右派的社會分歧,貧富差距也沒有特別大,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族群認同」的問題,這問題也是台灣人民安全中最大的隱憂。作者提到Jalali and Lipset的說的「族群多元化不必然會導致族群衝突,但族群的對立是很難避免的」。的確,即使是多元文化的社會,還是會有很多因素會造成族群的對立和分歧。雖然台灣目前仍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是社會普遍都存有「族群」意識的情況下,常在一些時候會出現族群的對立──特別是選舉的時候。

 

作者提到台灣本來沒有「族群」的概念,是因為日本人統治台灣後,才對「福佬人」和「客家人」產生了「族群」的概念,之後又再冒出「原住民」這個議題及其概念,使「早住民」及「原住民」的概念又成為台灣族群的問題之一。至於要如何解決台灣的族群議題,作者提到不是要立法或是硬性強迫性地要人民接受多元的概念,而是要從「觀念」去改變。我認同這想法,因為我覺得用「法」來硬性規定,並不能真正地解決族群問題,相對的,只會使族群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強硬地規對只會使的人心更加抗拒另個族群。如果能從「觀念」下手,先讓人民了解並彼此尊重,族群與族群間不對立,才有可能使多元共存,使台灣的族群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


黃雅寧心得『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近若干年來,台灣與外國接觸漸多,「外籍配偶」,住台灣成為 新台灣人。「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所形成的「新族群」正是與血緣有關的族群,這是若干年前在台

灣不曾見過的族群,故稱「新族群」。「外籍新娘」加入我們的社會,她們當然

想要儘快溶入這個社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一員,但她們不會自此與其原生文化一刀兩斷,必然會將其原有文化帶進她的家庭,直接影響其家人與子女,間接影響我們的社會。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些「異文化」呢?。所以呢我認為台灣政府不論保存新族群的文化,而且還要支持和鼓勵他們融入台灣文化。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康進上課筆記: 

  1. 陳林法學基金會:忠孝東路一段138號7樓
  2. 族群要件--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的事項很多:移民(如印尼)、家庭宗教(如愛爾蘭)、語言(印度)、文學(外省籍)、;
  3. 我們常認為族群是看就可以看出來的,其實不然,如卡達山族、杜順族;
  4. 泛原住民認同:「認同的汚名」,其實他們很不樣,有高、矮、黑、白都有,當時不認同,但在時間的流逝下變得認同,「辯證法」
  5. 一般上「文化」是族群分類的基礎,不同國家的文化族群會因各種因素改變,如政策(越南、中國身分證等只能單一選項)、如需要(台灣的客家認定,單選或多重選),如年份(沙巴獨立前後的卡達山族,杜順族等),如宗教(歷史歷程下印尼的基督教會),如血縁(各種混血兒);
  6. 台灣文學演講,都是媽媽在照顧小孩,爸爸在外工作,少回家;外省第二代的文學有種不知故鄉在哪的情愫,身份認同有點複雜;村內的族群也是多元的,通婚普遍;女性的角色非常重要,應多寫母親的故事,尤其是原住民媽媽;外省的女性是沒有位置的,多是父親的故事;村內是一個小社會、一個小村落,被隔離出來的聚落;他們認同的是村,被折了就失了根;
  7. 華人的文化記憶總在自身的不肖中失去;
  8.  

 

 

王琳【上課筆記】2011/10/5

 

◎文化性的族群分類:

有一帶傳一代的特質,即可成為族群。例如:在台的移民家庭、海外的華人家庭。宗教也是一個族群的概念。例如:愛爾蘭的天主教與基督教徒已經衝突了八百年,該地分辨人們信仰的方法是「家庭」,生於什麼樣宗教的家庭就是信什麼教的人,可以算是一代傳一代的族群。但是在台灣的宗教就不構成族群的要素。

 

◎單一族群分類:

 中國的族群選擇,只能選一個,卻因為少數民族有法律上的部分優勢,越來越多人冒出來願意承認自身為少數民族。

 

◎看得出來的生理差異,被歸類為「種族差異」。

生理上的差異,在某些時候會變得不重要。例如:台灣原住民的「泛原住民認同」,有人認為「泛原住民認同」是社會運動的結果。<認同的汙名>一書詳細說明原住民所發起的正名運動。特別的是,這些發起的原住民都是當時正在念大學的年輕原住民們,當時原住民被稱為「山胞」,但是「山胞」一詞卻漸漸衍生出貶意,這些年輕的原住民知識份子為了洗清他們的名聲,因此進行了一個正名運動,希望社會更正「山胞」的稱呼而改以「原住民」來稱呼他們。所以,有人認為「泛原住民認同」是社會運動的結果。

 

四大族群: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

    新五大族群: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僅原住民在憲法上有地位。

 

◎楊老師提供Good Ideas:印尼華人基督徒群體

 

1966年後政府採同化政策,不讓華人單獨構成一個群體,要讓華人與其他的群體融合,但法律明定有宗教自由,所有的人都要登記一個宗教,不能不登記。當時的社會(現在是否還是如此呢?)對華人採高壓政策,華人不能登記其華人資格,宗教資格卻規定人人都要登記的情況下,許多華人登記為佛教徒,卻亦有越來越多人登記為基督教徒,在這其中有許多的因素,總之,華人在此和基督教重疊,基督教等同於華人,華人等同於基督教,在印尼形成了華人占大多數的教會(聽說這些教會都不是華人教會,那到底華人所占的比例為何?華人的角色又是如何呢?很值得探討。)部分地方的教會仍保留國語堂的崇拜。

 

課堂演講:

 

 臺灣的眷村文學:論外省第二代的身份「認同的無序」及鄉愁意識

  Corinus Sabrina柯雅文),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中文系

 

台灣的眷村是個很特別的現象,只有台灣有眷村,眷村裡面四大族群都有,外省籍爸爸很少在家,眷村留下來的都是媽媽。大學時期的老師都是大陸來的,所以沒有接觸過台灣文學,連上課的世界地理裡,台灣都是被劃入中國。

身為混血兒的雅文,對於自己是法國人的這個身分認同也曾有過疑惑,從而對眷村的主題感到很有興趣,台灣的眷村是個封閉的小社會,眷村第二代的角色認同比第一代要來的混亂,因為家裡教導的認同有時與第二代實際產生的認同不相同,形成不確定右搖擺不定的自我認同。

雅文提到A-Woo小時候以為自己是外省人第二代,長大以後開始寫媽媽跟奶奶的故事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有原住民血統,通常外省第二代作家不會寫女性,因為女性在家中沒有地位,所以通常都會描寫父親。

 

#回應#

。在過海關時,因為護照上是Republic Of China的關係被當成中國人來刁難。

。對英國人來說,在英國的華人相較於英國的非裔人士來說,華人不是英國人,非裔才是英國人;相較於我在英國時的某次經驗,在車站貼心為我提行李的陌生英國男子禮貌性地與我寒暄:「Where are you from?」我卻回答:「Cornwall.(英格蘭西邊的地區),只見男子反而驚訝的回答我:「That’s close!」,言下之意即是期待我回答「China」或是某個一個遙遠的亞洲國家,而非期待我是英國華人。

。被當成中國人也無所謂的馬來西亞祖籍海南島的華人。

。這個馬來西亞華人覺得:「台灣人總是對自己身為台灣人的身分」很敏感。

。堅持自己是台灣人的原因,雅文說是因為台灣被許多國家統治過,而現在是加強認同的時期。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課堂演講公告>:臺灣的眷村文學:論外省第二代的身份「認同的無序」及鄉愁意識. 

演講者:Corinus Sabrina. 柯雅文. 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中文系.

 

演講主題:臺灣的眷村文學:論外省第二代的身份「認同的無序」及鄉愁意識. 

◎演講者在網路上有文章可以下載, 請大家先準備.

 

主題相關連結:http://etds.lib.ncku.edu.tw/etdservice/detail?&etdun1=U0026-2407201001013600&etdun2=U0026-1108201000413200&etdun3=U0026-0812200912061947&etdun4=U0026-0812200911351606&etdun5=U0026-0812200911035187&etdun6=U0026-0812200910370813&etdun7=U0026-0812200910210046&n=7&list=1%E3%80%812%E3%80%813%E3%80%814%E3%80%815%E3%80%816%E3%80%817%E3%80%81&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ideology&start=1&en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