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袁慧敏 12 years, 3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王康進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其他同學,你在那裡? 

 

康進閱讀心得"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20110923

 

1.本篇前言和新族群界定的論述看起來很不"學術"

2.如老師所言,台灣對外籍新娘或外國人的理解真的有限

3.我的新經驗:我被移民署歸類為外籍人士,因為我是先生,若我是新娘,我就歸類為新住民,好奇怪的分法.新娘就低一級嗎?

4.文章強調要包容,平等,但立基點卻是強勢族群和弱勢族群,有點施捨的感覺.

5.作者認為要"夷漢並存","異文化"可以變成"新文化",我認為他對外籍新娘的看法是:她們是一群未受教化的夷人,要給予她們施教才行.

 

康進閱讀心得"人類大遷徒"20110923

1.文章開頭就說"人類是地球上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這本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題材",這確是個有趣的事,我會好奇人類這五萬年來到底做了什麽事?

2.人類的遷徒活動往往是數千年的事,在各大洲的人種經過長期"遺傳漂變",變得你我不同,但不要忘記,其實你我沒有不同,人類的紛爭真的沒意思.

3.結語的一句"沒有任何遺傳標記可以說是某個族群的特有標記.換言之,遺傳層次上,族群與族群之間根本沒有截然的差異"我想這句話我會用在我的論文內.

 

 

 


 

 

 

何庭仙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我看了這篇文章以後,我的心得是感到說無論 “新族群”是外籍配偶或大陸新娘他們當然是跟台灣人有不同的語言、習慣、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文化等等。尤其是 “異文化” ,所以國人應該多去輔助外籍配偶的生活和教育,因為如果他們能夠過著幸福和良好的生活,也就是家庭的福氣和全體國民素質的提升

來說,我阿姨她是外籍新娘,當她剛嫁到台灣的時候她的學問也很低是因為家很窮沒錢去上學。後來有了小孩她很擔心,怕孩子問他一些字卻回答不出來所以她一有空就去找親齊或朋友教她中文也了解本地的文化以後就慢慢的熟息了而且她還會說本地話

對我來說外籍配偶有時不必只能靠政府的教育其實他們可以自己去追求和認識了解這些文 化教育等等

 

 

何庭仙  60080059

 


王琳 閱讀心得 --- 何福田,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20110928 

 

閱讀了本篇文章後,把閱讀時所做的筆記及提問,整理如下:

 

*"外籍女婿"是否在台反而相較於"外籍新娘"要來的有優勢,且更容易適應台灣?

 

*"陸配"相較於"外配"來說,較容易適應台灣環境,所以不宜被放入"新族群"內。(新觀念)

 

*"新族群"跨越血緣,國籍,地區,卻在台灣被歸類到同一類,在被統稱的狀況下,是否會對該族群的特性描寫失真(或模糊焦點),並且難以成為一個正式的組織,建立互助會或是工會等?

 

*"新族群"在表面意義上常會等同於"新弱勢族群",無論何人被納入,是否有被貶低或是遭到貼標籤之疑慮?

 

*一般台灣人面對種族問題時,容易以一概全,或是利用既定的刻板印象來判斷,造成弱勢種族的"先天弱勢"。

 

*新族群的文化背景需要被正確且正面地理解,若有正確的相互了解將會促進各族群間的融合。

 

*新族群是否可以與協助弱勢單位來做結合?但如上所提之問題,接收弱勢族群承辦單位幫助的人,背負著"弱勢"與"異文化"的擔子,是否能夠在台灣社會過個不受歧視的生活呢?

 

*外配教育一定要以"漢化"為出發點(起點/前提)嗎?

 

 

 

 

黃雅寧心得 “從族群關係史看台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 

 

台灣客家文化於台灣原漢關係中的漢人。自然在文化類屬是歸結到漢人文化的範圍。那在台灣的漢人來看,如果要族群分類所有的漢族,

到底可以用那個方面來分類哪一個是客家人,閩南人等等。

 

分類系統:種族理論以人種的分類.

                     語族理論以族群語言作為分類的最首要原則。

                     籍貫理論(出生或祖居地)為中國傳統對於人族的分類.

 

比較觀念 :各地的客家人當然有不同的文化,台灣客家人,印尼的客家人或其他國家的客家人有如何差異也是一個要試考的問題

 

 


陸佩玲 閱讀心得---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

 

台灣擁有許多族群,主要是由四大類別所組成—福佬、客家、原住民與外省人。

每一民族的觀念並非同時一致,也存在著不同的性質、特色、文化、語言、生活習慣

等。

從外在特徵、基因或自我認同的意識形態來看,福佬、客家與外省人都隸屬漢人

,而台灣原住民在種族上趨近於馬來人種。因此台灣這塊地域上,就存有漢人與台灣

原住民得差異。

在1930 年代初,有一位客家研究者羅香林,他對客家人抱持的觀念,是「客家非

漢族說」或「客家是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混血種說」,這種想法實為他進行客家學

研究的主因。然而這些對客家人血統上的看法,被視為是種污名化,而地點主要是發

生在廣東。因此在客家語與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Hakka),意思就是客戶。

台灣客家是台灣原漢關係中的漢人,自然在文化類屬上是歸結到漢人文化的範

圍。因此台灣客家的文化類屬並非單一且扁平的,而是漢人、本島人、本省人的歷史

沉積所形成,故在說明客家文化特色時,自然是包含這些屬性在內。其實,在族群分

類之中,「語言」也是一種主要的區別方法,因為在東南亞華人的社會,每一國家、

甚至是每一個地域,都會存有語言上的歧異性,例如:廣東、福建、潮州、客家、海

南、等等。因此語言的差別,後來也慢慢演變成族群分類的範疇。

 


林彥瑜  〈人類大遷徙〉讀後心得

 

本篇文章從基因的角度來探討人類遷移的歷史。作者從人體的粒線體DNA的構造,再配合人類歷史上的遷移紀錄,推論早期人類遷移的路線與過程是否吻合。由已知之科學証明我們可以知道,早在冰河時期,就有人類遷移,但是這些遷移到他處的族群,其後代子孫並無移居前人種之特色,作者就有提到說,這是不是「基因突變」呢?作者也提到,科學家指出目前所提到的「人類特徵」是依近五萬年遺留下的資料、物品推論出來的,說不定人類五萬年前的基因及特徵與現在我們所知不同。

 

無論作者及科學家是怎麼看待的,我對於人種移居後,是否會改變基因這點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如果說基因有改變,那就代表該族群移居後有與當地的族群進行通婚或其他行為,使得其基因出現改變──這也說明族群融合在很久很久前就有出現過了,是一個很久前便存在的事實,非近幾年才發生的事。那麼遠古時代的人民在族群融合時,是否會有如現今一般出現許多問題,這就有待新的事証來說明了。


 袁慧敏:Does Globalization Kill Ethos and Diversity?

    全球化是否會扼殺了原本存在於各地且各異的民族特質呢?全球化是否為西化?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心中似乎可以不假思索的對後者的問題做出回答,而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而西化是否為價值觀歐美化,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以西方的角度來自稱東方社會的台灣所認知的亞洲在地理上也有西亞的概念,但我們更對中東一詞的概念更為熟悉,換句話說,雖然西亞在台灣的西邊,卻因這些民族的人種或價值觀並非傳承自歐美地區,所以我們仍視其為東方社會。這也反映出西亞地區人民在面對歐美價值觀下的全球化產生排斥的行為。既然全球化高程度的等同於西化,那麼討論第一個問題就十分重要,隨著技術的進步,姑且不論訊息接受者是否會照單全收,訊息傳播似乎是彈指間的事,台灣人應該就此問題反思我們的傳統價值觀與全球化之間要形成怎麼樣的關係。

    本文作者採行較樂觀的角度,他認為全球化不會導致具有民族特質的文化多樣性消逝。透過貿易互通有無的過程使得單一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出去,因為有傳播過程,原本單一的特色文化自然而然吸收了不同的元素,透過人才、科技與思想的交流,文化得以豐富與壯碩。以音樂為例,當代的音樂家Beck指出,現在已經做不出純然的音樂,我們都深深的受到世界的影響,即便你不刻意的用其他的音樂元素。民族特質透過貿易傳播而存在,而非孤立的保存。許多學者擔心現今展現民族特質的文化的時候如同大型的購物中心,用金錢的利益來衡量文化的內涵或判定文化的優劣,儉樸的原始風味會消失,但作者認為反而透過此種型態,民族特質的文化更得以保存下來,且文化的表現方式比過去的水平高出很多,同時促進該國的經濟成長。作者也指出,跨文化的接觸使得民族特質在被摧毀或終止之前得以交換豐碩成果,文化的相遇事實上會產生富創造力的火花。例如物質較豐富的文化向物質較不豐富的文化輸出其特色,隨著時間的推進,較豐富的文化統治著較小或不豐富的文化,而此時,較不豐富的文化轉向較豐富的文化來調整。在看似文化消失前,事實上已經將文化的特色鑲嵌在自己的文化中並傳播出去。文化一直在變動,而現今被視為消失的文化是透過再混合的過程中造成的。

    根據文章的觀點,文化沒有消失的問題而是被誰取代的問題,但經過取代的文化保留原有特色的比例又是什麼情況呢?我認為不論是以鑲嵌的方式存在於其他文化也好,或是如大型購物中心集合般精緻化文化,都失去了最原始的本來面貌與意涵,軀殼依舊精神全非,只能說文化的保留只做了半套,但要將文化完全保存,事實上可能的機會很低,如同食物有保鮮期一樣,時間一到就會壞掉,除非他用另一個型態保持,例如以化為人體可吸收的小分子,他的元素依舊但型態改變。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康進上課筆記

  1. 台灣移民依各時間點都有一批批不同類型的移民:如韓國、印尼、緬甸等;
  2. 台灣移民三階段:一、中國移民,二、韓國、印尼、緬甸等移民,三、外籍新娘;
  3. 研究所是個追求卓越的場合;
  4. 計劃成立泰國研究讀書會,素慧在安排中;
  5. 本組泰國背景者眾泰國研究應該多下點心力才行,少人做也太奇怪了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演講通知 賽德克.巴萊的族  

 

 

 

 

 講題: 誰的戰爭與和平? 談賽德克.巴萊的族群與國家

主講人:瓦歷斯.諾幹 (泰雅族原住民作家)

時間:10月26日(三) 早上10:10~12:00

地點:正 305 教室
【講題概述】
《賽德克.巴萊》為導演魏德聖的史詩大作,9月初上映至今,廣獲民眾的討論,電影描
述1930年代日治時期,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因不滿殖民統治當局長期以
來對台灣原住民採取壓迫式的管理措施,率領族人發起反抗當地日本駐警與增援部隊,
終究引發霧社事件的始末經過。
本次活動邀請的講者,瓦歷斯.諾幹,為知名的泰雅族原住民文學作家,擅長於新
詩、散文、報導文學及文化論述,作品屢獲國內文學大獎。瓦歷斯自1980年代中期,先
後發表了一系列觀察原住民議題的散文及論述,並出版個人散文集及社會文化評論集;
90年代初期,積極參與原住民的報刊雜誌《原報》、《南島時報》及《山海文化》等編
輯撰述工作,並創立《獵人文化雜誌》,頻繁前往各族的各部落進行調查報導。1994
年,瓦歷斯舉家遷回故鄉台中縣和平鄉雙崎部落定居,任教於母校自由國小,以行動落
實返歸部落的抉擇至今,瓦歷斯長期以文字為部落發聲,著有《永遠的部落》(散文,
1990,晨星)、《蕃刀出鞘》 (雜文,1992,稻鄉 ) 、《荒野的呼喚》( 報導文學,
1992,晨星 )、《泰雅‧孩子‧台灣心》 (詩集,1993,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

《想念族人》 (詩集,1994,晨星)、《山是一所學校》 (詩集,1994,台中縣立文
化中心)、《戴墨鏡的飛鼠》(散文,1997,晨星)、《蕃人之眼》(散文,1999,晨
星) 、《伊能再踏查》(詩集,1999,晨星 ) 等書籍。 11月2日瓦歷斯應師大梁一萍老師

與楊聰榮老師的邀請,將以人文的角度,以及長期投入原住民文化的工作經驗,

探討電影「賽德克.巴萊」劇情中,在殖民統治下,賽德克族人及Gaya文化,

面對族群與國家矛盾的衝突。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